中越海上划界前后广西北部湾渔民生产方式的变迁:1949年-2006年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二)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4页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四) 理论依据和方法 | 第15-16页 |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6页 |
一、建国后至划界前渔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渐变性发展 | 第16-26页 |
(一) 渔民生产力三大要素 | 第17-22页 |
1. 渔民人口的演变特点 | 第17-20页 |
2. 渔民生产工具的发展变迁 | 第20-21页 |
3. 渔业资源的变迁 | 第21-22页 |
(二) 渔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 | 第22-26页 |
1. 渔民互助组 | 第23-24页 |
2. 渔民合作社 | 第24页 |
3. 个体经营为主 | 第24-26页 |
二、划界后渔民生产方式面临发展困境 | 第26-35页 |
(一) 北部湾划界缘由 | 第26-28页 |
(二) 现从事捕捞渔民所面临的困难 | 第28页 |
(三) 渔民转产转业后的情况 | 第28-29页 |
(四) 影响渔民转产转业的因素 | 第29-32页 |
1. 渔民自身的原因 | 第29-31页 |
2. 渔业资源的特殊性 | 第31页 |
3. 渔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第31-32页 |
(五) 渔民问题的影响性评价 | 第32-35页 |
1. 影响北部湾经济圈建设 | 第32-33页 |
2. 影响北部湾边疆民族的和谐稳定 | 第33-34页 |
3. 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外交政策的实施 | 第34-35页 |
三、渔民生产方式实现跨越式转变的思考与策略 | 第35-45页 |
(一) 国内外渔民转产转业的成功经验 | 第35-36页 |
1. 日本渔民转产转业的成功经验 | 第35-36页 |
2. 广东省珠海香洲区对转产转业渔民的安置办法 | 第36页 |
(二) 划界后渔民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跨越的机遇 | 第36-38页 |
1. 政策优势 | 第36-37页 |
2. 地理优势 | 第37页 |
3. 发展状况 | 第37-38页 |
(三) 渔民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 | 第38-45页 |
1. 渔业内部结构的合理调整 | 第38-42页 |
2. 渔民转产转业要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 | 第42-45页 |
余论 | 第45-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