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无功补偿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STATCOM 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STATCOM 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STATCOM 对低压配电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提高及仿真 | 第17-37页 |
·低压配电系统STATCOM 系统构成 | 第17-19页 |
·配电系统STATCOM 的基本特点 | 第17页 |
·配电系统STATCOM 的电路结构 | 第17-19页 |
·配电系统STATCOM 控制策略 | 第19-23页 |
·基于PI 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 第19-20页 |
·基于比例的系统电压控制方法 | 第20-21页 |
·配电系统STATCOM 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D-STATCOM 系统参数的选择 | 第23-31页 |
·等值电抗的选取 | 第24页 |
·等值电阻的选取 | 第24页 |
·直流侧储能电容值的选取 | 第24-25页 |
·主电路IGBT 的选取 | 第25-26页 |
·PI 控制参数的选取 | 第26-31页 |
·D-STATCOM 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仿真 | 第31-36页 |
·配电系统STATCOM 装置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突加突减负载 | 第32-33页 |
·负载性质突变 | 第33-35页 |
·三相负载不对称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储能元件在D-STATCOM 中的应用研究 | 第37-42页 |
·储能元件 | 第37-38页 |
·储能的提出 | 第37页 |
·储能系统的作用 | 第37-38页 |
·储能元件分类 | 第38-39页 |
·储能元件在D-STATCOM 中的应用 | 第39-41页 |
·超级电容器在D-STATCOM 中的应用 | 第39页 |
·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电压暂降补偿分析 | 第39-41页 |
·超级电容器大小的选择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2页 |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