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国外就业及职业指导理论 | 第11-13页 |
·马克思就业理论 | 第13-14页 |
·邓小平劳动就业理论 | 第14页 |
·其他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5-16页 |
2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现状 | 第16-26页 |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 | 第16页 |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 | 第16-20页 |
·省政府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角色和作用 | 第16-18页 |
·省属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和工作内容 | 第18-19页 |
·用人单位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工作内容 | 第19-20页 |
·三年来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效果 | 第20-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原因作用分析 | 第26-40页 |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政策方面的问题 | 第26-28页 |
·模式方面的问题 | 第28-29页 |
·人才市场方面的问题 | 第29-30页 |
·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 | 第30-31页 |
·学校方面的问题 | 第31-32页 |
·学生方面的问题 | 第32页 |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问题的原因作用分析 | 第32-39页 |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3页 |
·原因所起作用的稳定性分析 | 第33-38页 |
·原因的作用比较和转化规律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 第40-61页 |
·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健全与完善 | 第40-42页 |
·政府应找准政策引导作用“适应期” | 第40页 |
·制定更加科学的就业率统计政策 | 第40-41页 |
·及时完善各项就业制度 | 第41-42页 |
·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创新 | 第42-46页 |
·毕业生就业多维互动模式的完善 | 第42-44页 |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 第44-46页 |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加强管理和服务职能 | 第46页 |
·发展经济,振兴老工业基地,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 第46-48页 |
·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 第46-47页 |
·发展二、三产业,扩大毕业生就业领域 | 第47页 |
·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 第47-48页 |
·增强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 | 第48-50页 |
·健全招聘体系 | 第48页 |
·加速自身发展 | 第48-49页 |
·与高校积极开展合作 | 第49-50页 |
·根据区域经济规划合理配置所需人才 | 第50页 |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 第50-54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 | 第50-52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思想政治辅导员新角色的定位和转型 | 第52-53页 |
·将职业定向与素质培养贯穿于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 | 第53-54页 |
·加大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改革力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 第54-60页 |
·加强学校专业设置 | 第54-55页 |
·完善省属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求职模拟(演练)沙盘 | 第55-58页 |
·引进加拿大CBE培养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