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清偿与代物清偿 | 第9-19页 |
第一节 债的消灭与清偿 | 第9-11页 |
一、债的消灭的含义 | 第9页 |
二、债的消灭与清偿的关系 | 第9-10页 |
三、清偿的性质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代物清偿的基本内容 | 第11-16页 |
一、代物清偿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代物清偿的性质 | 第12-14页 |
三、代物清偿的要件 | 第14-15页 |
四、代物清偿的法律效果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清偿与代物清偿的关系 | 第16-19页 |
一、清偿与代物清偿的区分 | 第16-17页 |
二、代物清偿与清偿的位阶关系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代物清偿与相近制度 | 第19-26页 |
第一节 代物清偿与债的更新 | 第19-21页 |
一、债的更新的定义 | 第19-20页 |
二、代物清偿与债的更新的区别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代物清偿与间接给付 | 第21-22页 |
一、间接给付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二、代物清偿与间接给付区别 | 第22页 |
第三节 代物清偿与代物清偿预约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实例考察 | 第23-25页 |
一、代物清偿预约 | 第23-24页 |
二、债的更新与代物清偿的比较 | 第24页 |
三、间接给付与代物清偿的比较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代物清偿法律关系 | 第26-32页 |
第一节 代物清偿的主体 | 第26-29页 |
一、代物清偿人 | 第26-28页 |
二、受领清偿人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代物清偿合同的客体 | 第29-32页 |
一、代物清偿合同客体的种类 | 第29-31页 |
二、客体的价值——原给付与他种给付的价值问题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代物清偿履行中的问题 | 第32-43页 |
第一节 代物清偿中的瑕疵问题 | 第32-36页 |
一、瑕疵的概念 | 第32-33页 |
二、他种给付存有瑕疵的处理 | 第33-36页 |
三、归责原则 | 第36页 |
第二节 原债效力对代物清偿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一、代物清偿法律关系——代物清偿中的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 | 第36-37页 |
二、代物清偿契约的有因和无因 | 第37-38页 |
三、他种给付交付行为之法律效果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第三人代物清偿 | 第39-41页 |
一、第三人代物清偿的定位 | 第39页 |
二、第三人代物清偿的特点 | 第39-40页 |
三、第三人代物清偿中瑕疵问题的解决 | 第40-41页 |
第四节 代物清偿合同的履行地、履行费用和履行期限 | 第41-43页 |
一、履行地及履行费用的含义 | 第41-42页 |
二、履行地及履行费用的相关规定 | 第42页 |
三、代物清偿合同的履行期限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我国立法与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 第43-47页 |
第一节 代物清偿在我国立法中的地位 | 第43-44页 |
一、基于合同自由原则代物清偿合法有效 | 第43-44页 |
二、代物清偿应以新契约的方式在合同法中加以规定 | 第44页 |
三、代物清偿履行中的相关问题 | 第44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的以物抵债问题 | 第44-47页 |
一、以物抵债的定义及相关规定 | 第45页 |
二、以物抵债与代物清偿的区别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