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1-14页 |
第二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8页 |
·城镇化的内涵 | 第14-16页 |
·城镇化的界定 | 第14-15页 |
·城镇化的过程 | 第15-16页 |
·城镇化的本质 | 第16页 |
·城镇化的测度 | 第16-18页 |
·主要指标法 | 第17页 |
·复合指标法 | 第17页 |
·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 | 第17页 |
·城镇化率 | 第17-18页 |
·城镇化动力机制 | 第18-22页 |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第18-19页 |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构成 | 第19-2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2-28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2-2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23-28页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第28-38页 |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 | 第28-32页 |
·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 第28-29页 |
·城镇化速度逐步加快 | 第29页 |
·居民收入显著增长 | 第29-30页 |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 第30-31页 |
·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 | 第31-32页 |
·西部地区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8页 |
·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显著 | 第32-33页 |
·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 | 第33-34页 |
·城镇发展不平衡 | 第34-35页 |
·产业结构层次低下 | 第35-36页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 第36-37页 |
·生态环境脆弱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实证研究 | 第38-54页 |
·模型构建 | 第38-40页 |
·面板数据模型介绍 | 第38-39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39页 |
·构建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面板数据模型 | 第39-40页 |
·变量选取 | 第40-42页 |
·因变量的选取及其数据来源说明 | 第40-41页 |
·自变量的选取及其说明 | 第41-42页 |
·数据处理与模型估计 | 第42-49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第44-45页 |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 第45-46页 |
·模型估计 | 第46-49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整体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分省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第54-58页 |
·优先发展大中城市 | 第54页 |
·适度发展城市群 | 第54-55页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5页 |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 第55-56页 |
·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 第56页 |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贡献 | 第59页 |
·不足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研究成果 | 第66-68页 |
附录A | 第68-72页 |
附录B | 第7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