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积极情绪、个人资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 ·教师职业倦怠 | 第9-11页 |
| ·教师职业倦怠概述 | 第9-10页 |
|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 | 第10-11页 |
| ·积极情绪的研究概述 | 第11-15页 |
| ·积极情绪的概念 | 第11-12页 |
| ·积极情绪的功能和作用 | 第12-14页 |
|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设理论 | 第14-15页 |
| ·个人资源的相关研究 | 第15-21页 |
| ·心理弹性 | 第15-16页 |
| ·人际信任 | 第16-17页 |
| ·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21-25页 |
| ·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 ·现实意义 | 第23页 |
| ·理论意义 | 第23页 |
| ·研究假设 | 第23-25页 |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5-29页 |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 ·研究工具 | 第25-27页 |
| ·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检核表(PANAS-X) | 第25-26页 |
| ·积极体验问卷 | 第26页 |
| ·心理弹性问卷 | 第26页 |
| ·积极应对方式问卷 | 第26页 |
| ·人际信任问卷 | 第26-27页 |
| ·社会支持知觉量表 | 第27页 |
| ·职业倦怠问卷 | 第27页 |
| ·测试过程 | 第27页 |
| ·数据处理 | 第27-29页 |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分析 | 第29-34页 |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描述 | 第29页 |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29-34页 |
| ·高校教师积极情绪的研究分析 | 第34页 |
| ·高校教师积极情绪现状描述 | 第34页 |
| ·高校教师积极情绪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4页 |
| ·高校教师个人资源研究分析 | 第34-36页 |
| ·高校教师个人资源现状描述 | 第34-35页 |
| ·高校教师个人资源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 ·积极情绪、个人资源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 ·积极情绪、个人资源与职业倦怠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 ·积极情绪、个人资源与职业倦怠关系的路径分析 | 第38-41页 |
| 第五部分 讨论 | 第41-49页 |
|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 第41页 |
|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积极情绪与个人资源的关系 | 第42-43页 |
| ·个人资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43-44页 |
| ·个人资源在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44-45页 |
| ·对策和建议 | 第45-46页 |
| ·研究的局限 | 第46-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附录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