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5页
1. 引论第15-31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第15-22页
     ·研究背景第15-21页
     ·研究目标第21-22页
   ·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第22-28页
     ·概念界定第22-25页
     ·研究范围第25-26页
     ·研究意义第26-28页
   ·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8-30页
     ·逻辑框架第28-29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2. 有线电视产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1-69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属性第31-52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双重属性第31-34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第34-38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多产品与服务性质第38-42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第42-47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网络经济特征第47-52页
   ·产业中企业的产权与制度第52-59页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一般规定性第52-55页
     ·现代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缔约分析第55-57页
     ·政府对企业制度安排的有效供给第57-59页
   ·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与竞争第59-68页
     ·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第60-64页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第64-65页
     ·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第65-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3.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权结构调整第69-90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第69-76页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第70-72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第72-75页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产权结构的比较第75-76页
   ·中国有线电视的产权结构调整第76-89页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意义第77-80页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原则第80-83页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方案第83-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4.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定价机制第90-108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定价第90-102页
     ·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一般原则第91-97页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实践第97-101页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比较第101-102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动态价格机制第102-107页
     ·实现从大一统定价到分层定价第102-103页
     ·从垄断定价逐步过渡到竞争性定价第103-105页
     ·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管机制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5.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政府规制第108-130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管理模式第108-115页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的管理模式第108-114页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管理模式的比较第114-115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政府规制第115-124页
     ·有线电视产业的政府规制第115-120页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政府规制的比较第120-124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规制与竞争机制第124-129页
     ·规制理念的转变第125-127页
     ·规制内容与方法的变革第127-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6.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制约因素第130-141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约束因素第130-137页
     ·制度性约束因素第130-133页
     ·产业性约束因素第133-137页
   ·利益集团对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影响第137-140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不同利益集团第137-139页
     ·利益集团的多种博弈第139-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7.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第141-159页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第141-150页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业环境第141-144页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第144-147页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趋势第147-150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第150-157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业环境第150-152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第152-155页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趋势第155-157页
 本章小结第157-159页
8. 结语第159-166页
   ·主要结论第159-164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64-166页
附录第166-168页
 文中所用图的名称及页码第166-167页
 文中所用表格的名称及页码第167-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5页
 中文部分第168-173页
 外文部分第173-17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课题及获奖情况第175-176页
后记第176-178页
作者简介第178-17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乳酸与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的改性研究
下一篇:热电热泵展柜的研制和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