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9页 |
|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9-11页 |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18页 |
| ·国内外对农民培养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 ·国外对农民培养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对“新型农民”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 ·国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 | 第15页 |
| ·国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6-18页 |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1 新型农民的涵义与特征 | 第19-20页 |
| 2 农业类应用型人才的涵义与特征 | 第20-21页 |
| ·农业类应用型人才的涵义 | 第20页 |
| ·农业类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 第20-21页 |
| 3 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与类型 | 第21-23页 |
| ·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 第21-22页 |
| ·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我国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行模式分析 | 第23-34页 |
| 1 我国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现行模式的形成 | 第23-24页 |
| 2 现行我国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 | 第24-30页 |
| ·农业中职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24-25页 |
| ·农业高职高专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25-28页 |
| ·农业本科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28-30页 |
| 3 现行我国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 第30-31页 |
| 4 我国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国外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 | 第34-37页 |
| 1 国外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 第34-35页 |
| 2 国外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新型农民视角下我国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 | 第37-47页 |
| 1 我国农业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37-39页 |
| 2 我国农业本科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 3 我国农业本科院校农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40-47页 |
| ·完善人才培养功能 | 第40-41页 |
|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 第41-42页 |
| ·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 第42页 |
|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 第42-44页 |
| ·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 第44-45页 |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45页 |
|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第45页 |
| ·做好大学生农村就业引导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