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 教师情绪管理对幼儿园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 第8页 |
2. 幼儿园教师的情绪问题日益突出 | 第8-9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9-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3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1. 情绪 | 第11-12页 |
2. 情绪管理 | 第12-14页 |
3. 教师情绪管理 | 第14-15页 |
4. 师幼互动 | 第15-16页 |
(二)情绪的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1. 情绪的功能 | 第16-17页 |
2. 情绪的维度 | 第17-18页 |
3. 情绪的类型 | 第18页 |
4. 情绪的表达 | 第18-19页 |
5. 情绪的调节 | 第19-21页 |
(三)教师情绪及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21-28页 |
1. 教师情绪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2. 教师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23-28页 |
(四)幼儿园教师情绪的相关研究 | 第28-30页 |
1. 幼儿园教师情绪的表达方式 | 第28页 |
2. 幼儿园教师情绪的调节方式 | 第28-29页 |
3. 师幼互动中教师情绪的特征 | 第29-30页 |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30-36页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30-31页 |
1. 文献法 | 第30页 |
2. 个案法 | 第30-31页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1-32页 |
(三)研究的基本过程 | 第32-34页 |
(四)研究的伦理与效度 | 第34-36页 |
四、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情绪管理的基本状况 | 第36-60页 |
(一)教师情绪的出现 | 第36-47页 |
1. 与孩子相处是“痛并快乐着” | 第36-44页 |
2. 家长工作使人无奈 | 第44-45页 |
3. 工作压力带来烦躁 | 第45-47页 |
(二)教师对情绪的认知 | 第47-49页 |
1. 教师的情绪是班级的“晴雨表” | 第47-48页 |
2. 孩子的情绪会“互相传染” | 第48-49页 |
3. 情绪是师幼交流的有效工具 | 第49页 |
(三)教师对自我情绪的管理 | 第49-56页 |
1.“不隐藏自我情绪” | 第50-51页 |
2. 假装生气也能“奏效” | 第51-52页 |
3.微笑面对孩子 | 第52-53页 |
4.“不把孩子的错当错” | 第53-54页 |
5.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 第54-55页 |
6. 回避“事发现场” | 第55-56页 |
(四)教师对孩子情绪的把控 | 第56-60页 |
1. 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 | 第56-57页 |
2. 掌控孩子情绪要“对症下药” | 第57-58页 |
3. 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 | 第58-60页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0-7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0-64页 |
1. 教师情绪的产生主要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60-61页 |
2. 教师情绪认知与其情绪管理行为存在差异 | 第61-62页 |
3. 教师的情绪管理策略具有多样性 | 第62-63页 |
4. 教师情绪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班级氛围 | 第63页 |
5. 教师自身的观念和经验是影响其情绪管理的主要因素 | 第63-64页 |
(二)相关建议 | 第64-70页 |
1. 教师自身方面:加强情绪管理意识,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 第64-66页 |
2. 幼儿园方面: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 第66-67页 |
3. 家园合作方面: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