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本文工作 | 第13页 |
| ·本文组织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P2P技术概述 | 第15-24页 |
| ·P2P的概念、产生及特点 | 第15-19页 |
| ·P2P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 ·P2P的产生及发展 | 第15-17页 |
| ·P2P计算模式和C/S模式的比较 | 第17-19页 |
| ·P2P的体系结构 | 第19-22页 |
| ·按照服务器的集成度划分 | 第19-20页 |
| ·按照覆盖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 | 第20-22页 |
| ·P2P主要应用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P2P搜索算法 | 第24-35页 |
| ·主要的P2P搜索算法 | 第24-26页 |
| ·集中目录式搜索算法 | 第24页 |
| ·泛洪请求搜索算法 | 第24-25页 |
| ·分布式哈希表搜索算法 | 第25-26页 |
| ·非结构化P2P网络搜索算法现状 | 第26-32页 |
| ·Napster | 第26-27页 |
| ·Gnutella | 第27-29页 |
| ·算法的改进 | 第29-32页 |
| ·结构化P2P网络搜索算法现状 | 第32-34页 |
| ·Chord | 第32页 |
| ·CAN | 第32-34页 |
| ·Tapestry | 第34页 |
| ·Pastry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基于Chord协议的P2P网络模型CCNM | 第35-49页 |
| ·Chord协议 | 第35-38页 |
| ·Chord的拓扑结构 | 第35页 |
| ·Chord的资源搜索机制 | 第35-37页 |
| ·Chord节点的加入和退出 | 第37-38页 |
| ·CCNM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38-39页 |
| ·CCNM模型的体系结构 | 第39-40页 |
| ·CCNM模型介绍 | 第40-41页 |
| ·群组 | 第41页 |
| ·群首节点 | 第41页 |
| ·群节点 | 第41页 |
| ·CCNM模型的设计 | 第41-47页 |
| ·节点的加入 | 第41-45页 |
| ·节点的退出 | 第45页 |
| ·群首节点的选择 | 第45-46页 |
| ·群首节点的复制技术 | 第46-47页 |
| ·CCNM模型和Chord模型的比较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CCNM模型中的资源搜索算法 | 第49-58页 |
| ·目前搜索算法的局限性分析 | 第49-50页 |
|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50页 |
| ·算法的设计 | 第50-54页 |
| ·性能分析 | 第54-57页 |
| ·实验目的 | 第54页 |
| ·实验环境 | 第54页 |
| ·性能指标 | 第54-55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