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化合物汽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液液相平衡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汽油性能的评价 | 第9-10页 |
| ·汽油添加剂的种类 | 第10-16页 |
| ·四乙基铅添加剂 | 第10-11页 |
| ·甲基叔丁基醚添加剂 | 第11-12页 |
| ·低碳醇添加剂 | 第12-15页 |
| ·碳酸二甲酯添加剂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气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分析基础 | 第19-31页 |
| ·分析技术 | 第19-20页 |
| ·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 | 第19页 |
| ·气相色谱在石油工业上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分析仪器 | 第20-23页 |
| ·气相色谱仪 | 第20-21页 |
| ·液体固定相及其选择 | 第21-23页 |
| ·检测器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 ·试验装置图及预备实验 | 第23-24页 |
| ·预备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25-27页 |
| ·色谱分离度 | 第25-26页 |
|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 第26-27页 |
| ·分析过程 | 第27-30页 |
|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第27-28页 |
| ·基于峰面积归一化的质量校正法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液液相平衡结果与分析 | 第31-52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 ·实验条件列表 | 第33-3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51页 |
| ·三元体系 | 第34-40页 |
| ·三元体系的类型及表示方法 | 第34页 |
|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 | 第34-36页 |
| ·三元体系的相图 | 第36-38页 |
| ·三元体系的结果讨论 | 第38-40页 |
| ·四元体系 | 第40-51页 |
| ·四元体系的类型及表示方法 | 第40-41页 |
|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 | 第41-47页 |
| ·四元体系的相图 | 第47页 |
| ·四元体系的结果讨论 | 第47-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液液相平衡计算理论模型 | 第52-61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活度系数模型的发展过程 | 第52-58页 |
| ·UNIQUAC模型 | 第53-54页 |
| ·Extended UNIQUAC模型 | 第54-56页 |
| ·Modified UNIQUAC模型 | 第56-58页 |
| ·计算过程 | 第58-61页 |
| ·二元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 | 第58-59页 |
| ·二元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 | 第59页 |
| ·三元、四元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回归计算与结果讨论 | 第61-71页 |
| ·二元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61-62页 |
|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62-64页 |
|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71页 |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 ·论文总结 | 第71-72页 |
|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 符号说明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 附录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