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甘蔗渣、甘蔗糖蜜生产发酵饲料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甘蔗渣处理方法 | 第12-13页 |
·物理处理法 | 第12页 |
·化学处理法 | 第12-13页 |
·物理—化学处理法 | 第13页 |
·生物处理法 | 第13页 |
·纤维素及其降解 | 第13-15页 |
·纤维素结构 | 第13-14页 |
·纤维素酶的组成 | 第14-15页 |
·纤维素的降解机理 | 第15页 |
·微生物发酵生产蔗渣饲料 | 第15-17页 |
·微生物发酵生产蔗渣饲料优点 | 第15-16页 |
·生产发酵蔗渣饲料常见的微生物菌种 | 第16页 |
·微生物发酵生产蔗渣饲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糖蜜及其在饲料领域的综合利用 | 第17-18页 |
·微生物发酵生产蔗渣饲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内容简介 | 第18-20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8页 |
·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案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降解蔗渣纤维素菌种的筛选 | 第20-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菌种及原料 | 第21页 |
·培养基 | 第21-22页 |
·相关溶液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菌株分离纯化 | 第23页 |
·初筛 | 第23-24页 |
·复筛 | 第24-25页 |
·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目的菌株鉴定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 第28-29页 |
·菌株分离纯化及初筛 | 第29-30页 |
·复筛产酶鉴定 | 第30-32页 |
·菌株鉴定结果 | 第32-34页 |
·纤维素酶酶促反应条件的研究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蔗渣预处理 | 第37-42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菌种及原料 | 第37-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相关溶液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技术路线 | 第38页 |
·蔗渣预处理 | 第38页 |
·固态发酵 | 第38-39页 |
·分析方法 | 第3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1页 |
·蔗渣粉碎处理 | 第39-40页 |
·蔗渣蒸煮处理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微生物固态发酵生产发酵饲料研究 | 第42-60页 |
·实验材料 | 第42-45页 |
·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菌种及原料 | 第43-44页 |
·培养基 | 第44页 |
·相关溶液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9页 |
·技术路线 | 第45页 |
·培养方法 | 第45页 |
·分析方法 | 第45-4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9页 |
·标准曲线 | 第49-50页 |
·原料蔗渣及麸皮、豆饼成分分析 | 第50-51页 |
·生产蔗渣发酵饲料的研究 | 第51-56页 |
·甘蔗糖蜜对生产发酵饲料的影响 | 第56-57页 |
·木霉、酵母以及北京棒杆菌三菌混合发酵研究 | 第57-58页 |
·甘蔗渣、甘蔗糖蜜发酵饲料的生产及其工艺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0-63页 |
·论文总结 | 第60-61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