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论文--性质论文

新型长余辉和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26页
   ·长余辉发光文献综述第8-16页
     ·长余辉发光的研究进展第8-10页
     ·稀土离子的价态与长余辉发光的关系第10-11页
     ·长余辉材料的发光机理第11-14页
     ·几种重要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第14-15页
     ·长余辉材料的研究展望第15-16页
   ·上转换发光文献综述第16-21页
     ·上转换发光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上转换发光机理第17-19页
     ·影响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因数第19-20页
     ·上转换发光和上转换激光晶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第20-21页
   ·本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6页
第二章 Gd_2O_2S:Ti的长余辉性能研究及机理探讨第26-35页
   ·引言第26页
   ·实验部分第26-27页
     ·样品合成第26页
     ·样品测试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结构表征第27页
     ·光谱分析第27-30页
     ·热释分析第30-31页
     ·余辉机理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第三章 Er~(3+)在硫氧化钆中的余辉发光第35-43页
   ·引言第35页
   ·试验部分第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XRD分析第35-36页
     ·光谱表征第36-37页
     ·余辉光谱第37-39页
     ·余辉机理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第四章 掺Ln~(3+)(Ln~(3+)=La~(3+),Gd~(3+),Lu~(3+))的Y_2O_2S长余辉发光第43-51页
   ·引言第43页
   ·试验部分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49页
   ·结论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五章 ZrO_2:Ti蓝白光长余辉磷光体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第51-60页
   ·引言第51页
   ·实验部分第51-52页
   ·结果和讨论第52-57页
     ·样品的光致发光性质第52-55页
     ·样品的长余辉性能第55-56页
     ·ZrO_2:Ti体系长余辉的可能发光机理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第六章 硫氧化物体系上转换发光一般规律第60-66页
   ·引言第60页
   ·样品合成第60-61页
   ·上转换发光光谱第61-63页
   ·Y_2O_2S:Er~(3+),Yb~(3+)的上转换发光第63-64页
   ·Er~(3+)/Tm~(3+),Er~(3+)/Ho~(3+),Er~(3+)/Nd~(3+)的上转换发光瘁灭机理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第七章 沉淀法合成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材料 Y_2O_2S:Yb,Er第66-74页
   ·引言第66页
   ·试验部分第66-67页
     ·样品合成第66-67页
     ·样品测试第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72页
     ·结构表征第67-68页
     ·形貌表征第68-69页
     ·上转换发光光谱第69-70页
     ·上转换发光过程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八章 溴氧化铜的缺陷发光第74-78页
   ·引言第74页
   ·实验部分第74页
   ·结果和讨论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附录I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阳乌当构造运动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一种新型单相两级PFC开关变换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