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1 精神生产的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9-23页 |
·精神生产目的的内在性 | 第9-12页 |
·精神生产的目的 | 第9-10页 |
·精神生产内在目的与物质生产的区别 | 第10-11页 |
·精神生产目的的内在性代表了人的自由向度 | 第11-12页 |
·精神生产是人性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12-19页 |
·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 | 第12-15页 |
·精神生产是人的类本质与动物区别的根本 | 第15-16页 |
·人性的发展需要精神生产 | 第16-19页 |
·精神生产的内在目的保证了人的全面发展 | 第19-23页 |
·全面生产是人类生产的主要特征 | 第19-20页 |
·精神生产避免人的片面发展 | 第20-22页 |
·精神生产的内在目的保证了人的全面发展 | 第22-23页 |
2 精神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 第23-33页 |
·精神生产与人的精神生活 | 第23-26页 |
·马克思“人双重存在”理论 | 第23页 |
·精神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 | 第23-24页 |
·精神生产对精神生活的意义 | 第24-26页 |
·精神生产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26-30页 |
·精神生产与科学素质 | 第27-28页 |
·精神生产与文化艺术素质 | 第28-29页 |
·精神生产与道德素质 | 第29-30页 |
·精神生产通过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30-33页 |
·实践的多种形式 | 第30-31页 |
·精神生产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 第31-32页 |
·精神生产通过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32-33页 |
3 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33-39页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33-35页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条件下的精神生产的特点 | 第33-34页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34-35页 |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35-37页 |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精神生产特点 | 第35页 |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35-37页 |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37-39页 |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精神生产特点 | 第37-38页 |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精神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38-39页 |
4 以人为本是精神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 | 第39-49页 |
·以人为本突出了精神生产中人的主体性地位 | 第39-42页 |
·人是全部活动和人类关系的基础 | 第39-40页 |
·精神生产中人具有彻底的主体性 | 第40-41页 |
·精神生产的真实主旨即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 | 第41-42页 |
·以人为本规定了在精神生产中对人的尊重 | 第42-45页 |
·人性需要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 | 第42-43页 |
·尊重人是精神生产者的责任 | 第43-44页 |
·尊重人的精神生产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44-45页 |
·以人为本原则要求精神生产将人的能力的发展作为人全面发展的核心 | 第45-49页 |
·人的能力培养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 第45-46页 |
·精神生产促进能力培养的途径 | 第46-47页 |
·精神生产的“精神”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