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束形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空心板梁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复合受力构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2 等效荷载及其特性 | 第10-16页 |
·等效荷载及其效应的分析与应用 | 第10-13页 |
·等效荷载 | 第10-11页 |
·等效荷载的常见形式 | 第11-12页 |
·等效荷载的性质 | 第12-13页 |
·结论与应用 | 第13-15页 |
·预应力技术的推广 | 第13-14页 |
·广义预应力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3 预应力混凝土纯扭构件试验概况 | 第16-32页 |
·预应力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机理及计算方法 | 第16-21页 |
·破坏形态 | 第17-19页 |
·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21-23页 |
·试验内容及加载方案 | 第23-26页 |
·ANSYS仿真分析 | 第26-31页 |
·单元类型 | 第26-27页 |
·材料性质 | 第27-28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加载分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构件仿真计算与分析 | 第32-51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2-33页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ANSYS中的建模方法 | 第33-35页 |
·等效荷载法 | 第33页 |
·实体力筋法 | 第33-35页 |
·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构件算例分析 | 第35-43页 |
·ANSYS模拟对象的几何模型及材料属性 | 第35-38页 |
·研究对象ANSYS模型的建立 | 第38-43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关于符号和单位的说明 | 第43-44页 |
·等值线图分析 | 第44-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