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论文--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论文

植物PS Ⅱ颗粒的特性和活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8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第9-10页
     ·光系统的发现第10页
   ·光合作用机理第10-14页
     ·PSⅡ的结构第11-12页
     ·天线色素与反应中心各组分的作用第12-14页
   ·PSⅡ的光抑制与光破坏的分子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第14-16页
     ·D_1蛋白的破坏及其机理第14-15页
     ·β-胡萝卜素的破坏及其机理第15页
     ·组氨酸残基的光照破坏第15页
     ·Pheo a的光照破坏第15页
     ·PSⅡ反应中心D_1-D_2-Cytb559复合物的光照破坏第15-16页
   ·逆境条件下叶绿素荧光技术的应用第16-17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18页
     ·实验材料第18页
     ·实验处理方法第18页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18-19页
     ·实验设备第18页
     ·实验药品第18-19页
   ·实验方法第19-21页
     ·PSⅡ颗粒的提取(KM法)第19-20页
     ·植物类囊体膜放氧活性的测定第20页
     ·SDS-PAGE凝胶电泳第20-21页
     ·叶绿素定量第21页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42页
   ·白桦PSⅡ颗粒多肽组分的特点及其对逆境的响应第22-29页
     ·干旱逆境对白桦PSⅡ颗粒多肽组分的影响第23-25页
     ·高温逆境对白桦PSⅡ颗粒多肽组分的影响第25-27页
     ·高温强光逆境对白桦PSⅡ颗粒多肽组分的影响第27-29页
   ·逆境条件下白桦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特点第29-35页
     ·干旱逆境对白桦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29-31页
     ·高温逆境对白桦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31-33页
     ·高温强光逆境对白桦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33-35页
   ·植物PSⅡ颗粒的放氧活性研究第35-38页
     ·相同质量不同植物制得类囊体膜质量的比较第35-36页
     ·不同植物制得类囊体膜的放氧活性的比较第36页
     ·不同植物类囊体膜的放氧活性随时间推迟的变化第36-37页
     ·菠菜类囊体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氧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第37-38页
   ·植物PSⅡ颗粒多肽组分的特点及其差异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上海市商会研究(1945~1949)
下一篇:拜泉县23年LUCC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