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下水中石油类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 引言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8页 |
| Abstract | 第8-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7-33页 |
| ·选题依据 | 第17-19页 |
| ·特征污染物简介 | 第19-21页 |
| ·特征污染物的性质及危害 | 第19-20页 |
| ·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 | 第20-2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 ·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 ·总体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总体目标 | 第2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实施方案 | 第28-31页 |
| ·污染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 第28页 |
| ·污染场地地下水、土污染特征研究 | 第28-29页 |
| ·特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 第29-30页 |
| ·特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第30页 |
| ·特征污染物污染晕迁移趋势的预测研究 | 第30页 |
|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 ·创新点 | 第31-33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33-45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3-34页 |
|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第34-44页 |
| ·地质概况 | 第34-36页 |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36-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3章 研究区地下水土石油类污染特征 | 第45-63页 |
| ·场地污染历史 | 第45-46页 |
| ·污染途径分析 | 第46页 |
| ·场地包气带、含水层介质 TPH 分布特征 | 第46-49页 |
| ·地下水中 TPH 时、空分布特征 | 第49-53页 |
| ·地下水 TPH 空间分布特征 | 第49-51页 |
| ·地下水 TPH 时间变化特征 | 第51-53页 |
| ·地下水中石油类特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 第53-60页 |
| ·特征污染物的选择 | 第53-58页 |
| ·地下水中特征污染物分布特征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 第4章 地下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吸附机理研究 | 第63-87页 |
| ·包气带、含水层介质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规律研究 | 第63-71页 |
| ·主要仪器和材料 | 第63页 |
| ·特征污染物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63-66页 |
| ·特征污染物等温吸附实验 | 第66-69页 |
| ·特征污染物竞争吸附实验 | 第69-71页 |
| ·有机质对特征污染物吸附行为影响研究 | 第71-84页 |
| ·包气带、含水层介质中有机质的含量 | 第71-73页 |
| ·有机质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 第7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 第5章 特征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 | 第87-114页 |
| ·包气带、含水层介质微生物代谢能力研究 | 第87-92页 |
| ·基础呼吸强度测定方法 | 第87-88页 |
| ·基础呼吸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 第88-89页 |
| ·微生物代谢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89-92页 |
| ·石油类污染影响下场地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92-101页 |
| ·总 DNA 的提取 | 第92-93页 |
| ·总 DNA 空间分布特征 | 第93-95页 |
| ·石油类污染影响下微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 第95-101页 |
| ·场地条件下特征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因素研究 | 第101-108页 |
| ·矿化度和 Cl-对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 ·pH 对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 第102页 |
| ·NO-3对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PO3-4对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 第10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08页 |
| ·包气带、含水层水土条件下生物降解规律研究 | 第108-112页 |
| ·实验材料 | 第10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0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 第6章 特征污染物在包气带、含水层中迁移规律研究 | 第114-137页 |
| ·特征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规律研究 | 第114-123页 |
| ·实验原理 | 第114页 |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114-115页 |
| ·渗流柱的装填和调试 | 第115-116页 |
| ·示踪实验 | 第116-117页 |
| ·特征污染物包气带入渗迁移规律 | 第117-123页 |
| ·特征污染物在含水层中迁移规律研究 | 第123-135页 |
| ·实验原理 | 第123-124页 |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124-125页 |
| ·渗流柱的装填和调试 | 第125页 |
| ·达西实验 | 第125-127页 |
| ·示踪实验 | 第127页 |
| ·特征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规律 | 第127-1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 第7章 地下水中特征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 第137-147页 |
| ·溶质迁移概念模型 | 第137页 |
| ·地下水特征污染物迁移解析模型 | 第137-145页 |
| ·数学模型 | 第137-138页 |
| ·参数确定 | 第138-141页 |
| ·预测结果 | 第141-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 第8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147-151页 |
| ·主要结论 | 第147-150页 |
| ·主要建议 | 第150-1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59-161页 |
| 致谢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