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陶瓷基复相陶瓷材料 | 第10-17页 |
·相变增韧陶瓷复合材料 | 第10-12页 |
·高温结构陶瓷 | 第11页 |
·耐磨陶瓷 | 第11-12页 |
·氧化锆弥散陶瓷(ZDC) | 第12页 |
·晶须(纤维)补强陶瓷复合材料 | 第12-13页 |
·颗粒弥散强化陶瓷复合材料 | 第13-14页 |
·相变增韧与晶须补强复合陶瓷 | 第14-15页 |
·相变增韧与颗粒弥散复合陶瓷 | 第15-16页 |
·内晶型结构增韧复合陶瓷 | 第16页 |
·其它增韧方法 | 第16-17页 |
·Al_2O_3-ZrO_2-YAG相关组分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Al_2O_3/YAG复相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Al_2O_3-ZrO_2复相材料的进展 | 第17-18页 |
·Al_2O_3-ZrO_2-YAO复相陶瓷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0-28页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实验原料 | 第20页 |
·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配方的依据 | 第22-24页 |
·配方设计与选择 | 第22-24页 |
·实验制备工艺 | 第24-25页 |
·粉末制备 | 第24页 |
·球磨、成型及脱脂 | 第24-25页 |
·烧结 | 第25页 |
·材料物理性能的测定 | 第25-28页 |
·烧结块体体积密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26-27页 |
·抗弯强度的测定 | 第26页 |
·显微硬度的测定 | 第26页 |
·断裂韧性的测定 | 第26-27页 |
·显微结构测试 | 第27-28页 |
·粉末和烧结块体相组成 | 第27页 |
·粉体和烧结块体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50页 |
·陶瓷粉末配方的设计 | 第28-29页 |
·Al-Zr-Y-O体系可能的复相组成 | 第29-30页 |
·陶瓷粉末的制备 | 第30-38页 |
·粉末制备中各因素的影响 | 第30-33页 |
·滴加顺序的影响 | 第31页 |
·盐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31页 |
·pH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滴加速度的影响 | 第32页 |
·环境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合成工艺陶瓷粉末相组成的影响 | 第33-36页 |
·不同工艺制度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6-38页 |
·Al_2O_3-ZrO_2-YAG复相陶瓷的烧结及性能测试 | 第38-50页 |
·烧结概述 | 第38-39页 |
·烧结制度的确定 | 第39-42页 |
·烧结过程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 | 第42-45页 |
·烧结温度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粉末对烧结体相对密度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烧结制度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压力烧结对烧结体相对密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制备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粉末的制备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页 |
·烧结制度对烧结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显微结构测试 | 第46-50页 |
·烧结体相组成 | 第46-47页 |
·烧结体断口形貌 | 第47-50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0-51页 |
第5章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