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形式有效性的相关规定 | 第8-17页 |
第一节 《纽约公约》第2 条第2 款的规定 | 第8-10页 |
第二节 《示范法》第7 条第2 款的规定 | 第10-13页 |
第三节 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立法及实践上的突破 | 第13-17页 |
第二章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形式有效性的扩张表现 | 第17-27页 |
第一节 仲裁协议对未签署人的约束力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口头或默示接受的书面仲裁协议的认定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网上仲裁协议形式有效性认定的障碍 | 第21-24页 |
第四节 “强制性仲裁”的新动向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形式有效性的法律适用 | 第27-33页 |
第一节 仲裁协议形式有效性的法律冲突及解决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仲裁协议形式有效性准据法的确定 | 第28-30页 |
第三节 《纽约公约》第7 条第1 款——“更优权利条款”的启示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仲裁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 第33-36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仲裁立法的不足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现行仲裁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论文摘要 | 第45-48页 |
ABSTRACT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