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B-39菌株产白藜芦醇的条件及其与虎杖悬浮细胞共培养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 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第10-13页
   ·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作用第10-12页
     ·抗肿瘤代谢产物第10-11页
     ·抗菌抑菌活性物质第11页
     ·酶抑制剂第11页
     ·免疫抑制剂、调节剂第11页
     ·杀虫物质第11-12页
     ·其它活性代谢产物第12页
   ·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趋势第12-13页
 2 微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3-18页
   ·低温适应机制第13-14页
   ·嗜盐菌的特点第14-15页
   ·嗜酸、嗜碱菌的特点第15页
   ·厌氧微生物的特点第15页
   ·微生物与植物关系的研究第15-18页
     ·植物内生菌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作用第15-16页
     ·宿主-内生菌-内生菌之间的关系第16-18页
 3 白藜芦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第18-20页
   ·白藜芦醇的结构、植物中的分布第18-19页
   ·药理作用第19-20页
     ·抗癌作用第19页
     ·抗菌作用第19页
     ·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第19页
     ·抗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第19-20页
     ·保护心血管作用第20页
     ·雌激素调节作用第20页
   ·白藜芦醇的研究趋势第20页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3页
第2章 产白藜芦醇菌株的鉴定第23-28页
 1 材料第23-24页
   ·菌株来源第23页
   ·培养基第23页
   ·主要试剂第23页
   ·主要仪器第23-24页
 2 方法第24-25页
   ·产白藜芦菌株的活化第24页
   ·白藜芦醇的提取第24页
   ·薄层色谱法(TLC)检测第24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第24页
   ·产白藜芦真菌的鉴定第24-25页
 3 结果及分析第25-26页
   ·TLC 和 HPLC 分析第25-26页
   ·真菌 B-39 的形态特征第26页
 4 讨论第26-28页
第3章 产白藜芦醇真菌B-39 的培养生物学特性第28-37页
 1 材料第28-29页
   ·菌种第28页
   ·培养基第28页
   ·主要试剂第28页
   ·主要仪器第28-29页
 2 方法第29-30页
   ·基本参数的检测第29页
     ·生长量的测定第29页
     ·白藜芦醇的提取与检测第29页
     ·白藜芦醇含量的计算方法第29页
   ·菌株生物量与白藜芦醇物质积累特征的测定第29页
   ·菌株生物量与白藜芦醇积累特征的测定[68-70]第29-30页
     ·菌株最佳培养时间的测定第29页
     ·菌株最佳pH 值的测定第29页
     ·菌株最佳培养温度的测定第29-30页
     ·菌株最佳培养碳源、氮源的测定第30页
     ·菌株最佳培养接种量的测定第30页
     ·温度、碳源与氮源的正交试验优化第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时间对菌株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0-31页
   ·pH 值对菌株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1-32页
   ·温度对菌株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2页
   ·碳源、氮源对菌株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2-33页
   ·接种量对菌株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3-34页
   ·温度、碳源与氮源优化结果第34-35页
 4 讨论第35-37页
第4章 产白藜芦醇真菌B-39 的最佳培养条件研究第37-42页
 1 材料第37页
   ·菌种第37页
   ·培养基第37页
   ·主要试剂第37页
   ·主要仪器第37页
 2 方法第37-38页
   ·基本参数的检测第37-38页
   ·无机离子真菌 B-39 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8页
   ·苯丙氨酸对真菌 B-39 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8页
   ·综合因子对真菌 B-39 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无机离子对真菌 B-39 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8-39页
   ·苯丙氨酸对真菌 B-39 生长代谢影响的第39页
   ·综合因子对真菌 B-39 生长代谢的影响第39-40页
 4 讨论第40-42页
第5章 真菌B-39 与虎杖悬浮细胞共培养的研究第42-52页
 1 材料第42页
   ·菌种第42页
   ·培养基第42页
   ·主要试剂第42页
   ·主要仪器第42页
 2 方法第42-44页
   ·基本参数的检测第42页
   ·虎杖悬浮细胞的制备第42-43页
     ·虎杖愈伤组织的诱导第42-43页
     ·虎杖悬浮细胞的培养第43页
   ·真菌 B-39 与虎杖悬浮细胞共培养生长状态的观察第43页
     ·形态目测法第43页
     ·显微镜观察第43页
   ·真菌 B-39 接种量对虎杖悬浮细胞代谢的影响第43页
   ·真菌 B-39 对不同培养时期虎杖悬浮细胞的影响第43-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真菌 B-39 的不同接种量对虎杖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第44-45页
   ·真菌 B-39 与虎杖悬浮细胞在不同时间内的白藜芦醇的积累第45页
   ·真菌 B-39 与虎杖悬浮细胞共培养的形态观察第45-50页
 4 讨论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图版及图版说明第58-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海洛因成瘾和戒断时大鼠肝肾功能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