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页 |
·焦化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0-11页 |
·焦化废水的来源 | 第10-11页 |
·焦化废水的危害 | 第11页 |
·焦化废水的成分 | 第11-12页 |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2-13页 |
·生物法 | 第12页 |
·焚烧法 | 第12-13页 |
·催化湿式氧化 | 第13-14页 |
·湿式氧化 | 第13页 |
·催化湿式氧化 | 第13页 |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 第13-14页 |
·催化湿式氧化中所使用的催化剂 | 第14-16页 |
·均相催化剂 | 第14-15页 |
·非均相催化剂 | 第15-16页 |
·本文工作的目的及内容 | 第16-18页 |
·本文工作的目的 | 第16页 |
·本文工作的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操作部分 | 第18-23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18-19页 |
·实验药品 | 第18页 |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COD的测定 | 第19-20页 |
·Fe离子溶出的测定 | 第20页 |
·H_2O_2浓度的测定 | 第20-22页 |
·实验原理 | 第20-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实验步骤 | 第21-22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22-23页 |
·BET比表面积 | 第22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2页 |
·热重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Fe/AC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焦化废水 | 第23-3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4页 |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选择 | 第24-28页 |
·Fe负载量的选择 | 第24-26页 |
·催化剂焙烧温度的选择 | 第26-28页 |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条件 | 第28-31页 |
·入水pH值的选择 | 第28页 |
·H_2O_2用量的选择 | 第28-30页 |
·催化剂投加量的选择 | 第30-31页 |
·Fe/AC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Fe-Al-MMT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焦化废水 | 第33-48页 |
·蒙脱土的基本特征及结构 | 第33-35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35-36页 |
·催化剂制备工艺的选择 | 第36-40页 |
·催化剂中Fe/Al比的选择 | 第36页 |
·催化剂焙烧温度的选择 | 第36-40页 |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模拟焦化废水的工艺条件 | 第40-45页 |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40-42页 |
·入水pH的选择 | 第42-43页 |
·H_2O_2用量的选择 | 第43-44页 |
·催化剂投加量的选择 | 第44-45页 |
·Fe-Al-MMT催化剂稳定性的研究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动力学研究 | 第48-53页 |
·Fe/AC催化H_2O_2分解动力学分析 | 第49-50页 |
·Fe-Al-MMT催化H_2O_2分解动力学分析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Fe/AC催化剂与Fe-Al-MMT催化剂的比较 | 第53-56页 |
·制备方法,制备周期 | 第53页 |
·离子溶出 | 第53-54页 |
·催化剂寿命 | 第54页 |
·催化剂投加量 | 第54页 |
·催化分解H202的活化能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72页 |
附录A:COD的测定 | 第64-66页 |
附录B:测定铁离子溶出的方法及标准曲线的拟合 | 第66-69页 |
附录C: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