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庙油田K层沉积相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来源、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7-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0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9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18页 |
·酒西盆地概况 | 第12-13页 |
·酒西盆地沉积背景 | 第13-15页 |
·老君庙构造带特征 | 第15-18页 |
·研究区勘探开发概况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对比 | 第19-30页 |
·地层划分的思路及方法 | 第19页 |
·地层标志层及划分依据 | 第19-23页 |
·主要标志层 | 第19-21页 |
·沉积旋回及层序划分 | 第21-22页 |
·地层连井剖面确定 | 第22-23页 |
·地层特征及划分结果 | 第23-30页 |
第四章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 | 第30-41页 |
·沉积相标志 | 第30-34页 |
·岩石颜色特征 | 第30页 |
·岩石的成分特征 | 第30-31页 |
·岩石结构特征 | 第31-32页 |
·沉积构造标志 | 第32页 |
·古生物标志 | 第32页 |
·测井相标志 | 第32-34页 |
·沉积相类型 | 第34-41页 |
·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35-39页 |
·三角洲沉积模式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特征 | 第41-54页 |
·K油层组沉积相剖面特征 | 第41-45页 |
·4260井-B156井连井剖面相分析 | 第41页 |
·949井-523井连井剖面相分析 | 第41-45页 |
·N495井-B192井连井剖面相分析 | 第45页 |
·K油层组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 第45-49页 |
·K3期沉积相特征 | 第45-46页 |
·K2期沉积相特征 | 第46-47页 |
·K1期沉积相特征 | 第47页 |
·2K期沉积相特征 | 第47-49页 |
·3K期沉积相特征 | 第49页 |
·K油层组砂体展布规律 | 第49-54页 |
·K3期砂体展布特征 | 第49-50页 |
·K2期砂体展布特征 | 第50-53页 |
·K1期砂体展布特征 | 第53页 |
·2K油层段砂体展布特征 | 第53页 |
·3K油层段砂体展布特征 | 第53-54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