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气象学论文--农业气象要素论文

江淮梅雨异常的数值模拟及土壤湿度资料同化对其模拟的改进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引言第10页
   ·东亚梅雨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东亚地区区域气候模拟的研究进展第15-22页
   ·土壤湿度异常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及其初始化问题第22-24页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研究内容第24-26页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第26-27页
 附图第27-28页
第二章 江淮地区梅雨的定义及其气候特征第28-52页
   ·引言第28-29页
   ·资料和分析方法第29-30页
   ·1885~2006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参数的气候特征第30-34页
   ·江淮地区梅雨的定义及其气候特征第34-43页
   ·江淮梅雨异常时的大气环流特征第43-44页
   ·本章小节第44-46页
 附图第46-52页
第三章 近52年江淮梅雨的降水分型第52-76页
   ·引言第52-53页
   ·资料、分析和计算方法第53-54页
   ·江淮梅雨降水的客观分型第54-59页
   ·最近5年梅雨带的北移与过去30年梅雨带位置的比较及大气环流的异同第59-62页
   ·本章小节第62-63页
 附图第63-76页
第四章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气候态的模拟第76-112页
   ·引言第76-77页
   ·模拟方案的设计第77-80页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气候态的数值模拟第80-92页
   ·本章小节第92-95页
 附图第95-112页
第五章 区域气候模式对1991~2005年江淮梅雨的数值模拟第112-122页
   ·引言第112页
   ·资料和分析方法第112-113页
   ·1991~2005年夏季地表温度和降水模拟结果的检验第113-115页
   ·区域气候模式对1991~2005年江淮梅雨的模拟第115-117页
   ·本章小节第117-119页
 附图第119-122页
第六章 土壤湿度对中国夏季气候影响的分析及模拟第122-151页
   ·引言第122-123页
   ·资料、分析方法及数值试验设计第123页
   ·土壤湿度对中国夏季地表温度和降水影响的分析第123-128页
   ·江淮地区土壤湿度初值异常对中国夏季气候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第128-135页
   ·本章小节第135-137页
 附图第137-151页
第七章 土壤湿度的资料同化及其对中国夏季区域气候模拟的改进第151-161页
   ·引言第151-152页
   ·资料和同化方案的设计第152页
   ·土壤湿度资料同化对中国夏季区域气候模拟的改进第152-157页
   ·本章小节第157-158页
 附图第158-161页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第161-166页
   ·全文主要结论第161-164页
   ·讨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第164-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9页
附表第179-184页
致谢第184-185页
个人简历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热处理杉木木材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南京明城墙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