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 ·相关研究回顾 | 第10-12页 |
| ·基本概念释义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手段 | 第12-14页 |
| 2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14-19页 |
| ·客观原因 | 第14-16页 |
|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第14-15页 |
| ·农业比较收益下降 | 第15页 |
| ·城乡隔离户籍制度的阻碍 | 第15页 |
| ·农村生活的低消费与城市生活成本的过高限制 | 第15-16页 |
| ·主观原因 | 第16-19页 |
| ·新一代农民从“生存理性”到“发展理性”的转变 | 第16-17页 |
| ·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滋生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 第17-19页 |
| 3 浙江省永嘉县山坑乡农村留守儿童品德现状调查 | 第19-24页 |
|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0-22页 |
| ·永嘉县山坑乡留守儿童品德发展状况 | 第22-24页 |
| 4 诱发永嘉县山坑乡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品德的家庭因素分析 | 第24-46页 |
|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5-29页 |
|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与道德教育的缺失 | 第25-27页 |
| ·留守家庭较低的经济收入对子女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家庭功能因素的影响 | 第29-32页 |
| ·亲子关系的失谐与道德情感的变异 | 第29-31页 |
| ·隔代抚养中的教育偏离 | 第31-32页 |
| ·家庭成员行为因素的影响 | 第32-39页 |
| ·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 | 第32-34页 |
| ·教育观念对子女形成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父母监控的缺位以及监护人监控的弱化 | 第36-39页 |
| ·家长素质因素的影响 | 第39-46页 |
| ·家长的品德素质对子女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父母的文化素质及其职业对子女的影响 | 第40-46页 |
| 5 结论 | 第46-52页 |
| ·从制度层面来看 | 第46-47页 |
| ·从家庭层面来看 | 第47-50页 |
| ·从社会层面来看 | 第50-52页 |
| 附录 | 第52-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