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9页 |
一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概述 | 第9-15页 |
(一) 二书的成书与流传 | 第9-10页 |
(二) 二史的内容和体例 | 第10-11页 |
(三) 二史平议 | 第11-15页 |
二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一) 《旧五代史》研究回顾 | 第15-19页 |
(二) 《新五代史》研究回顾 | 第19-25页 |
三 补五代史艺文志著作考论 | 第25-38页 |
(一) 清代三家补《志》概况 | 第25-26页 |
(二) 三志的比较 | 第26-33页 |
(三) 张兴武《五代艺文考》 | 第33-36页 |
(四) 四家补志的学术价值 | 第36-38页 |
四 清代《新五代史》校勘成果考论 | 第38-52页 |
(一) 清代《新五代史》校勘文献概述 | 第38-39页 |
(二) 清代《新五代史》校勘的特点与成就 | 第39-52页 |
五 《旧五代史》辑本平议 | 第52-62页 |
(一) 清辑本概述 | 第52-54页 |
(二) 清辑本的成就与不足 | 第54-56页 |
(三) 新辑本平议 | 第56-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