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密的相关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15-24页 |
·数学基础知识 | 第15-19页 |
·群环域 | 第15-16页 |
·离散对数问题 | 第16-17页 |
·Diffier-Hellman问题 | 第17-18页 |
·椭圆曲线 | 第18-19页 |
·双线性映射 | 第19页 |
·密码学知识 | 第19-23页 |
·密码学概述 | 第19-20页 |
·公钥密码体制 | 第20-21页 |
·数字签名 | 第21页 |
·先签名后加密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一个改进的方案 | 第24-33页 |
·签密方案模型 | 第24页 |
·安全性原则 | 第24-25页 |
·签密技术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Zheng的签密方案 | 第26-29页 |
·方案介绍 | 第26-27页 |
·分析 | 第27-29页 |
·效率 | 第27-28页 |
·安全性 | 第28-29页 |
·Zheng方案的改进 | 第29-31页 |
·方案介绍 | 第29-30页 |
·效率分析 | 第30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基于身份的签密 | 第33-48页 |
·基于身份的签密技术发展情况 | 第33-34页 |
·基于身份的签密系统形式化定义 | 第34-35页 |
·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的安全性定义 | 第35-36页 |
·KCDSA签密方案 | 第36-41页 |
·KCDSA签名方案 | 第36-37页 |
·KCDSA签密方案 | 第37-41页 |
·门限签密 | 第41页 |
·门限方案定义 | 第41页 |
·发展情况 | 第41页 |
·新的门限签密方案 | 第41-47页 |
·Shamir门限方案 | 第42-43页 |
·公开可验证的门限解签密方案 | 第43-45页 |
·前向安全的门限解签密方案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