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产油微生物必备条件及常见种类 | 第10-12页 |
·产油微生物必须具备条件 | 第10页 |
·产油微生物的种类 | 第10-12页 |
·酵母菌和霉菌 | 第10-12页 |
·藻类 | 第12页 |
·细菌 | 第12页 |
·脂肪酸的种类 | 第12-13页 |
·微生物油脂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机理 | 第13-17页 |
·乙酰-CoA 的形成 | 第13-14页 |
·脂肪酸的合成 | 第14-15页 |
·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去饱和 | 第15-16页 |
·甘油三酯合成 | 第16-17页 |
·影响微生物油脂合成的因素 | 第17-19页 |
·培养基的 C/N 比 | 第17-18页 |
·pH 值 | 第18页 |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 第18页 |
·温度 | 第18页 |
·培养时间 | 第18-19页 |
·氧气供给量 | 第19页 |
·用统计学的方法优化微生物发酵工艺 | 第19-21页 |
·生物过程的优化 | 第19页 |
·非统计优化技术 | 第19页 |
·统计优化技术 | 第19-20页 |
·SAS 统计软件分析 | 第20-21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来源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斯达氏油脂酵母 L. starkeyi 2~#在葡萄糖、木糖及混合糖中发酵产油脂行为的研究 | 第23-31页 |
·前言 | 第23页 |
·材料 | 第23-25页 |
·菌种 | 第23页 |
·培养基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摇瓶培养 | 第25页 |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 第25页 |
·油脂提取 | 第25-26页 |
·残糖的测定 | 第2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26-30页 |
·利用单糖的发酵特性 | 第26-28页 |
·利用葡萄糖-木糖混合糖发酵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斯达氏油脂酵母 L. starkeyi 2~#最佳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31-53页 |
·前言 | 第31页 |
·材料 | 第31-32页 |
·菌种 | 第31页 |
·培养基 | 第31页 |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3页 |
·摇瓶培养 | 第32页 |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 第32页 |
·油脂提取 | 第32页 |
·残糖的测定 | 第32页 |
·氮的测定 | 第32页 |
·菌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32-33页 |
·结果 | 第33-52页 |
·L. starkeyi 2~#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33-36页 |
·菌种种龄的确定 | 第33-34页 |
·接种量对 L. starkeyi 2~#菌生长和产油的影响 | 第34页 |
·装液量对 L. starkeyi 2~#菌生长和产油的影响 | 第34-35页 |
·培养基初始pH 值对 L. starkeyi 2~#菌油脂发酵的影响 | 第35-36页 |
·L. starkeyi 2~#混合糖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 第36-47页 |
·最适氮源的选择 | 第36-37页 |
·微量元素及无机盐的添加对 L. starkeyi 2~#发酵及产油的影响 | 第37-40页 |
·响应面法优化混合糖发酵培养基 | 第40-47页 |
·验证性实验 | 第47-48页 |
·扩大培养 | 第48-49页 |
·显微镜观察 L. starkeyi 2~# | 第49页 |
·油脂的脂肪酸成分的分析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