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3-21页 |
一、与本研究有关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8页 |
1、社会资本的概念和涵义 | 第13页 |
2、社会资本及社会网络的作用范违纪功效 | 第13-16页 |
3、社会资本的构建 | 第16-18页 |
二、已有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三、过往研究中的得失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21-27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分析框架) | 第21-24页 |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 第21页 |
二、社会资本的基本形式 | 第21页 |
三、社会资本及其特征的核心维度 | 第21-23页 |
四、方法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具体的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一、抽样策略 | 第24页 |
二、收集资料的方法:参与式观察法、开放式深度访谈法 | 第24-25页 |
三、分析资料的方法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与儿童社区社会资本的建设:一个行动研究 | 第27-58页 |
第一节、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维度——社会网络与结构连接者 | 第27-34页 |
一、本行动研究介入前该小区内儿童群体的结构性社会资本——社会网络情况 | 第27-28页 |
二、研究者的行动介入 | 第28-33页 |
三、研究者行动介入后同维度社会资本的变化 | 第33-34页 |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认知性维度——信任和互惠规范与推动者 | 第34-51页 |
一、本研究介入前本社区内儿童群体的认知性社会资本—— 信任和互惠规范的情况 | 第35-36页 |
二、研究者的行动介入 | 第36-47页 |
三、研究者介入后同维度社会资本的变化 | 第47-51页 |
第三节、公民参与(小组成员对于小组、社区乃至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与星火传播者 | 第51-58页 |
一、研究行动介入前期小组成员和家长的参与情况 | 第51-52页 |
二、研究者的行动介入 | 第52-55页 |
三、研究者的行动介入后同维度社会资本的变化 | 第55-58页 |
第五章 小结——社会资本建设的新途径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