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工作论文

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界定第12-15页
     ·民族精神第12-13页
     ·中华民族精神的界定第13-14页
     ·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界定第14-15页
   ·选题依据第15-16页
   ·目前研究的现状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19页
     ·推动民族精神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第17页
     ·弘扬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文化基础第17-18页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文献资料法第19页
     ·实证研究法第19页
     ·比较分析法第19页
   ·创新点第19-21页
2. 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1-29页
   ·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第21-22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22-27页
     ·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及关注情况第22-23页
     ·对当前我国民众价值取向的评价第23-24页
     ·民族责任意识第24-25页
     ·对民族精神教育相关问题的态度与观点第25-27页
   ·调查结论的思考第27-29页
3. 当前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第29-39页
   ·社会变革的冲击第29-33页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第29-30页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带来的挑战第29-30页
       ·商品交换原则的泛化带来的挑战第30页
     ·来自全球化的挑战第30-33页
       ·全球化淡化了青少年的民族和国家意识第31-32页
       ·西方文化的侵入冲击着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第32-33页
       ·全球化冲击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第33页
   ·学校教育体制存在弊端第33-35页
     ·应试教育背景下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缺失第33-34页
     ·教育内容设置缺乏时代气息第34页
     ·教育方法陈旧,途径单一第34-35页
     ·教育制度保障缺失第35页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第35-37页
     ·家庭关系不和谐第36页
     ·家庭教育内容不健全第36-37页
     ·家庭教育方式不妥当第37页
   ·青少年自身心理特点的局限第37-39页
4. 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第39-53页
   ·明确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的原则第39-41页
     ·求实原则第39页
     ·主体原则第39-40页
     ·时代性原则第40页
     ·开放性原则第40页
     ·尺度原则第40-41页
   ·不断完善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第41-47页
     ·丰富与深化主体民族精神教育第41-45页
       ·爱国主义第41-42页
       ·团结统一第42-43页
       ·爱好和平第43-44页
       ·勤劳勇敢第44页
       ·自强不息第44-45页
     ·积极开展时代精神教育第45-47页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第45-46页
       ·培养创新精神第46-47页
   ·实现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方法途径的创新第47-53页
     ·发挥课堂教学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第47-48页
     ·发挥社会实践在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体验作用第48-49页
     ·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49-50页
     ·借鉴西方经验,为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第50-53页
       ·利用隐性方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第50-51页
       ·充分有效地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第51-52页
       ·利用社会力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第52-53页
5.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第61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