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银川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地下水脆弱性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第10-12页
     ·评价方法第12-13页
     ·脆弱性分区图第13-14页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第14-17页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14-15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7-29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7-18页
     ·地理位置第17-18页
     ·气候特征第18页
     ·河流水系第18页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第18-29页
     ·地质背景第18-19页
     ·地形地貌特征第19-21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1-29页
       ·含水层结构第21-24页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第24-29页
第三章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影响因子评分体系第29-46页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29页
   ·评价因子的选取第29-33页
   ·评价因子评分体系第33-46页
     ·地下水位埋深第33-34页
     ·含水层净补给量第34-39页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第34-36页
       ·农田灌溉补给第36-38页
       ·山洪散失补给第38-39页
     ·含水层介质第39-41页
     ·土壤有机质第41-43页
     ·潜水开采量第43页
     ·包气带岩性第43-46页
第四章 评价因子权重体系第46-53页
   ·层次分析法简介第46-47页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过程第47-53页
     ·建立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第47-48页
     ·构造两两比较矩阵第48-49页
     ·一致性判断矩阵第49-50页
     ·求取权重值第50-52页
     ·一致性检验第52-53页
第五章 评价的实现过程及其结果第53-65页
   ·评价的实现过程第53-59页
     ·数据信息采集第53-57页
       ·图片信息的制取第54-55页
       ·网格数据的获得第55-57页
     ·脆弱性编图第57-59页
       ·脆弱性指数第57页
       ·脆弱性分区图第57-59页
   ·评价结果第59-65页
     ·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划分第59-61页
     ·评价结果的分析第61-63页
     ·评价结果的验证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晶闸管触发控制和多路实时检测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陕西省城市用水现状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