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脆弱性的概念 | 第10-11页 |
| ·沿海城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 第11-14页 |
| ·洪水灾害 | 第12页 |
| ·风暴潮灾害 | 第12页 |
| ·热带气旋灾害 | 第12-13页 |
| ·海啸灾害 | 第13-14页 |
| ·自然灾害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 | 第14-15页 |
| ·沿海城市灾害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15-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20-25页 |
| ·关于脆弱性评价理念 | 第20页 |
| ·指标体系的构想及其相互关系 | 第20-22页 |
| ·影响城市灾害脆弱性的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 ·基础设施 | 第22页 |
| ·经济、社会因素 | 第22-23页 |
| ·人口因素 | 第23页 |
| ·城市形态 | 第23-24页 |
| ·灾害管理体制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36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5-26页 |
| ·科学性原则 | 第25页 |
| ·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 第25页 |
|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 第25页 |
| ·可行性与简明性 | 第25-26页 |
| ·指标体系的框架及指标解释 | 第26-30页 |
| ·两套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 ·指标解释 | 第27-30页 |
|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30-34页 |
| ·AHP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第31-33页 |
| ·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结果 | 第33-34页 |
|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模型 | 第34-36页 |
| ·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34-35页 |
| ·脆弱性指数的计算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以上海市沿海6区县为例 | 第36-51页 |
| ·上海市概况 | 第36-37页 |
| ·上海市沿海六区县概况 | 第37-41页 |
| ·宝山区概况 | 第37-38页 |
| ·浦东新区概况 | 第38页 |
| ·金山区概况 | 第38-39页 |
| ·南汇区概况 | 第39-40页 |
| ·奉贤区概况 | 第40页 |
| ·崇明县概况 | 第40-41页 |
|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 | 第41-44页 |
| ·数据资料来源 | 第41页 |
| ·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41-44页 |
|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4-48页 |
| ·研究区自然灾害脆弱性特点与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 | 第55-59页 |
| 专家咨询问卷一 | 第55-57页 |
| 专家咨询问卷二 | 第57-59页 |
| 附录二:各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第59-63页 |
| 沿海城市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59-61页 |
| 沿海城市人群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