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东南亚水域概况和海盗现状 | 第9-12页 |
第一节 东南亚水域概况 | 第9-10页 |
第二节 东南亚海盗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国际法下海盗定义的分析 | 第12-22页 |
第一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之海盗定义分析 | 第13-18页 |
一、海盗的定义 | 第13-14页 |
二、定义的不足 | 第14-18页 |
(一) 犯罪地点方面 | 第15-16页 |
(二) 犯罪动机方面 | 第16-17页 |
(三) 犯罪的行为对象方面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下海上非法行为定义分析 | 第18-20页 |
一、公约中对海上非法行为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二、公约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笔者建议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已有的反海盗措施未能取得显著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 第22-37页 |
第一节 各国及各国际组织所采取的反海盗措施 | 第22-24页 |
一、世界海事组织 | 第22-23页 |
二、东南亚国家联盟 | 第23-24页 |
三、沿海国家 | 第24页 |
第二节 反海盗措施未能奏效之原因及解决建议 | 第24-37页 |
一、国家主权问题 | 第25-29页 |
(一) 何为国家主权及其重要性 | 第25-26页 |
(二) 国家主权的自我限制及让渡 | 第26-27页 |
(三) 国家主权与处理马六甲问题的矛盾 | 第27-29页 |
1、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对国家主权的冲击 | 第27-28页 |
2、国家主权对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的制约 | 第28-29页 |
二、解决办法 | 第29-35页 |
(一) 国际合作 | 第29-32页 |
1、国家主权原则使得国际合作成为可能 | 第30页 |
2、国际合作可能会限制国家主权 | 第30-31页 |
3、合作的形式 | 第31-32页 |
(二) 建立海上安全防御中心 | 第32-35页 |
1、建立海上安全防御中心的法律渊源 | 第32-34页 |
2、国际海上安全防御组织的主要职能 | 第34-35页 |
三、海盗现象的内部原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中国在东南亚海盗问题上的对策建议 | 第37-48页 |
第一节 增加国内相关立法 | 第38-40页 |
一、增加国内立法的必要性 | 第38-40页 |
二、笔者建议 | 第40页 |
第二节 中国在面对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时可以采取的做法 | 第40-44页 |
一、中国必须参与并推动马六甲海峡区域的国际安全合作 | 第41-42页 |
二、要制定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建立有效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 | 第42页 |
三、向沿海国适当提供资金设备 | 第42-43页 |
四、适当配备船舶 | 第43页 |
五、严格控制船舶的装货信息 | 第43-44页 |
第三节 中国在南海海事安全维护问题上的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第44页 |
二、在合作同时注意国家主权问题 | 第44-46页 |
三、借鉴他国海洋政策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