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集成光学简介 | 第14-15页 |
·铌酸锂电光调制器 | 第15-16页 |
·集成光波导传感器 | 第16-18页 |
·Mach-Zehnder电光调制光学偏置研究国内外动态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Mach-Zehnder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偏置 | 第21-35页 |
·铌酸锂晶体特性概述 | 第21-23页 |
·晶体结构 | 第21-22页 |
·折射率球 | 第22-23页 |
·Mach-Zehnder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23-30页 |
·电光调制器的线性电光效应 | 第23-27页 |
·电光调制器的晶体切向选取 | 第27-28页 |
·电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集成光波导电场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第30页 |
·Mach-Zehnder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偏置 | 第30-35页 |
·电光调制器的偏置原理 | 第30-32页 |
·电光调制器的直流偏置 | 第32页 |
·电光调制器的光学偏置 | 第32-35页 |
第三章 非对称M-Z结构光学偏置 | 第35-57页 |
·光波导设计的数值模拟算法—有限差分束传输法(FD-BPM) | 第35-39页 |
·FD-BPM方程 | 第35-37页 |
·二维FD-BPM方程求解 | 第37-38页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8-39页 |
·M-Z结构波导设计 | 第39-44页 |
·Y分支的优化设计 | 第39-41页 |
·波导间距与波导宽度的设计 | 第41-44页 |
·路径非对称M-Z结构光学相位偏置 | 第44-48页 |
·路径非对称M-Z结构设计 | 第44-46页 |
·波导臂长度差设计 | 第44-45页 |
·电极设计 | 第45-46页 |
·仿真结果 | 第46-48页 |
·折射率非对称M-Z结构光学相位偏置 | 第48-52页 |
·折射率非对称M-Z结构设计 | 第48-50页 |
·仿真结果 | 第50-52页 |
·非对称M-Z结构光学偏置对电光调制器直流漂移的影响 | 第52页 |
·非对称M-Z结构对集成光波导电场传感器的影响 | 第52-57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52-55页 |
·线性动态范围分析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应力光学偏置 | 第57-73页 |
·晶体的弹性性质 | 第57-60页 |
·应力张量 | 第57-58页 |
·应变张量 | 第58-59页 |
·胡克定律 | 第59-60页 |
·悬臂梁式应力光学偏置 | 第60-66页 |
·波导长改变引起相位差 | 第61-62页 |
·折射率改变引起相位差 | 第62-63页 |
·悬臂梁式应力光学偏置分析 | 第63-65页 |
·弯曲损耗分析 | 第65-66页 |
·简支梁式应力光学偏置 | 第66-71页 |
·波导长改变引起相位差 | 第67页 |
·折射率改变引起相位差 | 第67-68页 |
·简支梁式应力光学偏置分析 | 第68-69页 |
·弯曲损耗分析 | 第69-71页 |
·应力光学偏置对电光调制器的啁啾的影响 | 第71-73页 |
第五章 应力光学偏置实验 | 第73-81页 |
·应力光学偏置实验系统设计 | 第73-74页 |
·悬臂梁式应力光学偏置测试 | 第74-75页 |
·简支梁式应力光学偏置测试 | 第75-79页 |
·简支梁式应力光学偏置试验一 | 第75-78页 |
·简支梁式应力光学偏置试验二 | 第78-7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个人简历 | 第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