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绪论 | 第6-11页 |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6-9页 |
| (一) 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 | 第6-9页 |
| (二)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9页 |
| 二、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三、既往研究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一) 既往研究 | 第10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与活力复兴 | 第11-21页 |
| ·历史街区改造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作用 | 第12页 |
| ·经济转型时期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2-17页 |
|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中有利因素 | 第12-13页 |
|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3-17页 |
|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与经济的相关性研究 | 第17-20页 |
| ·从国外经验看环境改造与经济的相关性 | 第17-19页 |
| ·我国公共空间改造的经济发展条件 | 第19-20页 |
|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的现实意义 | 第20-21页 |
| ·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 第20页 |
| ·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的相关设计理论与实践 | 第21-38页 |
|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的相关设计理论 | 第21-22页 |
| ·我国关于历史街区的相关文献与理论概述 | 第22-25页 |
| ·我国关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 | 第23-24页 |
| ·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第24页 |
| ·有机更新理论 | 第24-25页 |
| ·国内外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实践 | 第25-38页 |
| ·国外实践概况 | 第25-27页 |
| ·我国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实例分析 | 第27-38页 |
| 第三章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原则与要点 | 第38-59页 |
|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原则 | 第38-41页 |
| ·小规模渐进式的原则 | 第38页 |
|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则 | 第38-39页 |
| ·结合使用者需要的原则 | 第39-40页 |
| ·创造丰富多样的城市环境原则 | 第40页 |
| ·催化公共空间活力的原则 | 第40-41页 |
| ·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的原则 | 第41页 |
|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要点 | 第41-59页 |
| ·保持与完善原有空间形态 | 第42-47页 |
| ·提高环境质量 | 第47-51页 |
| ·改善空间界面 | 第51-59页 |
| 结语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