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癣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正文 | 第12-44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14-20页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资料收集 | 第17-18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18-20页 |
3. 结果 | 第20-32页 |
·一般情况 | 第20页 |
·花斑癣患者人数与季节的分布 | 第20-21页 |
·花斑癣患者皮损部位的分布 | 第21-22页 |
·花斑癣男女患者发病情况的比较 | 第22-25页 |
·男女患者发病年龄的比较 | 第22页 |
·男女患者再发和病程的比较 | 第22-23页 |
·男女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 第23-24页 |
·男女患者伴发疾病的比较 | 第24-25页 |
·花斑癣患者家族发病情况的比较 | 第25-28页 |
·花斑癣患者家族史、性别及发病年龄的关系 | 第25-26页 |
·先证者父母患病与否对其发病年龄的影响 | 第26-27页 |
·有无家族史两组患者再发和病程的比较 | 第27页 |
·有无家族史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 第27-28页 |
·首发和再发患者发病情况的比较 | 第28-29页 |
·首发和再发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的比较 | 第28页 |
·首发和再发两组患者一、二级亲属患病率的比较 | 第28-29页 |
·遗传度的分析 | 第29-30页 |
·遗传模式的佑计 | 第30-32页 |
4. 讨论 | 第32-37页 |
5. 结论 | 第37-3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4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44页 |
读研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44页 |
参与专著校稿 | 第44页 |
参加学术会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课题综述 | 第46-58页 |
花斑癣的遗传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46-58页 |
附:调查表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