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煤炭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基于和谐评价的开发方式选择、原煤生产总量预测及供需关系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言 | 第10-18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14页 |
·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 | 第10-11页 |
·人与人的关系走向和谐 | 第11页 |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 第11-12页 |
·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2-13页 |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道路 | 第13页 |
·国际社会的共识 | 第13-14页 |
·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 第14页 |
·重庆市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4页 |
·重庆市煤炭资源及开发概况 | 第14-17页 |
·重庆煤炭资源开发简史 | 第14-15页 |
·重庆市煤炭资源特点 | 第15-16页 |
·重庆市煤田地质特征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8-48页 |
·资源开发理论 | 第18-23页 |
·资源开发的整体性理论 | 第18-19页 |
·资源开发的时间性理论 | 第19页 |
·资源开发的空间性理论 | 第19页 |
·资源开发的有限性理论 | 第19-20页 |
·资源开发的传布性理论 | 第20页 |
·资源开发的层次性理论 | 第20页 |
·资源开发的多用性理论 | 第20-21页 |
·资源开发的竞争性理论 | 第21页 |
·资源开发的增值性理论 | 第21页 |
·资源开发的国际性理论 | 第21-22页 |
·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自然资源的“虚化”理论 | 第22-23页 |
·和谐理论 | 第23-42页 |
·辩证和谐理论 | 第23-25页 |
·中国当代和谐思想 | 第25-27页 |
·中国历史上的和谐思想 | 第27-32页 |
·国外和谐思想 | 第32-37页 |
·富有现实意义的和谐理论 | 第37-42页 |
·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和谐内涵的理论综述 | 第42-45页 |
·煤炭资源开发理论综述 | 第42-43页 |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谐性的理论综述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8-62页 |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 第48页 |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48页 |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 第48页 |
·皮尔逊(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 | 第48页 |
·斯皮尔曼(Speaman)系数 | 第48-50页 |
·等级相关原理 | 第48-49页 |
·斯皮尔曼系数 | 第49-50页 |
·肯德尔(Kendall)和谐系数 | 第50-51页 |
·肯德尔和谐系数原理 | 第50页 |
·肯德尔和谐系数的检验 | 第50-51页 |
·等级相关和谐系数 | 第51页 |
·灰色预测GM(1,1)模型 | 第51-54页 |
·GM(1,1)模型 | 第51-53页 |
·残差GM(1,1)模型 | 第53-54页 |
·约束数学规划 | 第54页 |
·回归分析 | 第54-59页 |
·回归分析原理 | 第54-55页 |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55页 |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 第55-56页 |
·一元线性回归效果的显著性检验 | 第56-59页 |
·时间序列分析——纯随机过程 | 第59-60页 |
·自协方差和自相关函数 | 第59-60页 |
·纯随机过程 | 第60页 |
·经济学弹性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煤炭资源开发方式选择 | 第62-78页 |
·重庆市煤层煤质检测数据 | 第62-64页 |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煤层煤质数据 | 第62-63页 |
·二叠系上统煤层煤质数据 | 第63页 |
·二叠系下统梁山组煤层煤质数据 | 第63-64页 |
·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煤层煤质数据 | 第64页 |
·煤层煤质情况分析 | 第64-72页 |
·煤田(区)煤层煤质数据平均值表 | 第65-66页 |
·煤田(区)煤层煤质数据平均值的标准化处理 | 第66-67页 |
·煤田(区)煤层煤质数据平均值的图示分析 | 第67-69页 |
·相关性及和谐性分析 | 第69-72页 |
·约束数学规划模型分析 | 第72-77页 |
·按全面开发方式的约束数学规划模型分析 | 第72-73页 |
·按条件开发方式的约束数学规划模型分析 | 第73-77页 |
·开发方式选择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原煤生产总量预测及供需关系分析 | 第78-126页 |
·重庆市主要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统计数据 | 第78页 |
·统计数据的和谐分析 | 第78-80页 |
·统计数据的相关性、和谐性及显著性的分析计算 | 第78-80页 |
·计算结果的分析说明 | 第80页 |
·统计数据的灰色和回归分析 | 第80-117页 |
·图示分析 | 第80-81页 |
·统计数据的灰色GM(1,1)模型分析 | 第81-108页 |
·残差序列的回归模型分析 | 第108-114页 |
·国民经济总量预测综合模型 | 第114-117页 |
·预测所得数据的和谐分析 | 第117-121页 |
·应用实际综合模型的预测 | 第117页 |
·预测所得数据的相关性、和谐性和显著性的分析计算 | 第117-119页 |
·计算结果的分析说明 | 第119-121页 |
·时间序列供需关系分析 | 第121-125页 |
·重庆市煤炭资源开发规划数据 | 第121-122页 |
·时间与原煤总量函数供需关系分析 | 第12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6 结语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6页 |
附录 | 第136-13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139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