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9页 |
| 一、普世伦理的理论界说 | 第9-18页 |
| (一) 普世伦理的提出及其含义 | 第9-12页 |
| (二) 普世伦理的内容和特征 | 第12-14页 |
| (三) 普世伦理的文化根据和现实条件 | 第14-17页 |
| (四) 部分学者对普世伦理的诘问 | 第17-18页 |
| 二、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 | 第18-36页 |
| (一) 儒家伦理具有普世伦理的特征 | 第18-25页 |
| (二) 儒家伦理蕴涵着普世伦理的因素 | 第25-36页 |
| 三、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路径 | 第36-50页 |
| (一) 实现儒家伦理的现代转换 | 第36-39页 |
| (二) 儒家伦理推进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整合 | 第39-43页 |
| (三) 搭建推广儒家伦理的平台 | 第43-47页 |
| (四) 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关普世伦理建设方面的工作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注释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