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小高层住宅发展概况 | 第9-12页 |
·小高层住宅的概念 | 第9页 |
·小高层住宅出现的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小高层住宅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2-17页 |
·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特点 | 第12-14页 |
·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小高层住宅常用结构体系及其技术性能的分析比较 | 第18-44页 |
·小高层住宅常用结构体系 | 第18-21页 |
·矩形柱框架结构体系 | 第18页 |
·矩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第18-19页 |
·异形柱框架与异形柱-剪力墙结构体系 | 第19-20页 |
·大开间剪力墙结构体系 | 第20页 |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 第20-21页 |
·综合评析 | 第21页 |
·三种结构体系应用于工程实例的结构分析 | 第21-31页 |
·工程实例概况 | 第22-23页 |
·三种结构体系的结构布置 | 第23-26页 |
·结构材料的选用及截面尺寸的确定 | 第26-27页 |
·荷载的取值 | 第27页 |
·选用的结构分析软件 | 第27页 |
·部分参数的合理选取 | 第27-29页 |
·有关计算原则与方法说明 | 第29-31页 |
·考虑住宅层数影响的结构分析 | 第31页 |
·三种结构体系技术性能的分析比较 | 第31-43页 |
·结构振型与自振周期 | 第31-35页 |
·结构稳定性 | 第35页 |
·轴压比 | 第35-36页 |
·结构水平位移 | 第36-39页 |
·地震作用力 | 第39-42页 |
·内力结果的比较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三种结构体系的经济分析比较 | 第44-55页 |
·造价预算的编制 | 第44-49页 |
·编制依据 | 第44页 |
·计算对象与内容 | 第44-45页 |
·计价方法 | 第45页 |
·工程造价计算 | 第45-49页 |
·工程造价及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49-54页 |
·钢筋混凝土墙、柱造价 | 第49-51页 |
·钢筋混凝土有梁板造价 | 第51页 |
·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造价 | 第51页 |
·钢筋调整造价 | 第51-53页 |
·经济指标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刚度优化 | 第55-63页 |
·剪力墙抗侧刚度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55-60页 |
·刚接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微分方程的解 | 第55-57页 |
·选取优化设计变量 | 第57页 |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与刚度特征值的关系 | 第57-58页 |
·水平地震作用 | 第58-59页 |
·层间位移及其约束条件 | 第59页 |
·建立剪力墙抗侧刚度优化数学模型 | 第59-60页 |
·数学模型的解 | 第60-61页 |
·目标函数——最大层间侧移及其约束条件 | 第60页 |
·异形柱框架剪切刚度的计算 | 第60-61页 |
·剪力墙抗侧刚度优化数学模型的数值解 | 第61页 |
·算例 | 第6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本文结论和展望 | 第63-66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