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2页 |
·SPE复合膜电极综述 | 第11-15页 |
·SPE复合膜电极及其应用 | 第11-12页 |
·SPE复合膜电极技术的原理及优点 | 第12-14页 |
·SPE复合膜电极的制备 | 第14-15页 |
·粘接式SPE复合膜电极 | 第14页 |
·电沉积式SPE复合膜电极 | 第14页 |
·化学沉积式SPE膜电极 | 第14-15页 |
·PbO_2电极综述 | 第15-20页 |
·PbO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第15-16页 |
·PbO_2电极的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无机化学工业 | 第16页 |
·有机化学工业 | 第16-17页 |
·环保领域 | 第17页 |
·PbO_2电极的制备 | 第17-20页 |
·不同基体材料的PbO_2电极 | 第17-19页 |
·不同沉积方式的PbO_2电极 | 第19-20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PbO_2/SPE复合膜电极的制备 | 第22-40页 |
·PbO_2/SPE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原理 | 第22-26页 |
·基膜的选择 | 第22-23页 |
·基膜的预处理 | 第23-24页 |
·浸渍—氧化方法镀制PbO_2/SPE膜电极 | 第24-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SPE膜的预处理 | 第26页 |
·浸渍(交换)过程 | 第26-27页 |
·氧化过程 | 第27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SPE膜的预处理 | 第28-32页 |
·SPE膜的活化 | 第28-29页 |
·SPE膜溶胀过程分析 | 第29-32页 |
·沉积次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浸渍(交换)过程中工艺条件的影响 | 第33-35页 |
·氧化过程中工艺条件的影响 | 第35-36页 |
·PbO_2/SPE复合膜电极的结构表征 | 第36-38页 |
·XRD图谱 | 第36-37页 |
·SEM扫描 | 第37-38页 |
·EDS分析 | 第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PbO_2/SPE复合膜电极的优化 | 第40-55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F-PbO_2/SPE复合膜电极的制备 | 第41-42页 |
·Fe-PbO_2/SPE复合膜电极的制备 | 第42页 |
·Co-PbO_2/SPE复合膜电极的制备 | 第42-43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F~-对PbO_2沉积过程的影响 | 第43-46页 |
·沉积量与沉积次数的关系 | 第43-45页 |
·F~-的添加量对PbO_2沉积过程的影响 | 第45-46页 |
·Fe~(2+)对PbO_2沉积过程的影响 | 第46-49页 |
·沉积量与沉积次数的关系 | 第46-47页 |
·Fe~(2+)的添加量对PbO_2沉积过程的影响 | 第47-49页 |
·Co~(2+)对PbO_2沉积过程的影响 | 第49-52页 |
·沉积量与沉积次数的关系 | 第49-50页 |
·Co~(2+)的添加量对PbO_2沉积过程的影响 | 第50-52页 |
·电极的结构表征 | 第52-54页 |
·XRD图谱 | 第52-53页 |
·SEM扫描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5-65页 |
·稳态极化曲线的测试原理 | 第55-57页 |
·稳态极化曲线的测试方法 | 第57-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实验药品、仪器 | 第59页 |
·硫酸体系中稳态极化曲线的测定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不同Co-PbO_2/SPE膜电极电催化性能比较 | 第60-61页 |
·不同Fe-PbO_2/SPE电极电催化性能比较 | 第61-62页 |
·不同二氧化铅电极电催化性能比较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后续工作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