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狍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4页 |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 第11-13页 |
·狍的概述及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经济价值 | 第12-13页 |
·狍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分子标记的主要技术方法 | 第13-22页 |
·MtDNA 控制区在群体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RAPD 标记及其应用 | 第17-20页 |
·微卫星标记及其应用 | 第20-21页 |
·RAMP 标记及其应用 | 第21-22页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实验材料的采集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4-26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7页 |
·全基因组DNA 提取 | 第27页 |
·基因组DNA 的浓度测定和质量检测 | 第27-28页 |
·线粒体DNA D-loop 区部分序列的测序 | 第28-30页 |
·RAMP 实验的随机扩增与电泳 | 第30-33页 |
·SSR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5-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51页 |
·线粒体DNA 控制区序列检测 | 第37-42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37页 |
·线粒体DNA 控制区序列变异分析 | 第37-39页 |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系统进化树的建立与分析 | 第40-42页 |
·RAMP 检测结果 | 第42-46页 |
·RAMP 扩增结果及条带特征 | 第42-43页 |
·遗传相似系数 | 第43-45页 |
·聚类分析 | 第45-46页 |
·SSR 标记检测结果 | 第46-51页 |
·SSR 位点筛选及分型 | 第46-48页 |
·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 | 第48-49页 |
·基因杂合度 | 第49页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49页 |
·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49页 |
·聚类分析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6页 |
·线粒体DNA 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51-52页 |
·MtDNA D-loop 部分序列多态性分析 | 第51页 |
·遗传结构分析 | 第51-52页 |
·RAMP 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52-54页 |
·RAMP 在评价狍遗传多样性中的有效性 | 第52页 |
·RAMP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2-53页 |
·RAMP 标记技术的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SSR 标记的分析 | 第54-56页 |
·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4页 |
·非特异性扩增产生的原因 | 第54-55页 |
·微卫星位点的数目的影响 | 第55页 |
·微卫星自身特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