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9页 |
| 第1章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及演变 | 第9-20页 |
| ·道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 | 第9-12页 |
| ·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表述和发展 | 第12-20页 |
| ·孔孟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 | 第12-15页 |
| ·后代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 第15-20页 |
| 第2章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局限性 | 第20-33页 |
| ·“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26页 |
| ·天人-德 | 第20-22页 |
| ·天人-类 | 第22-24页 |
| ·天人-性 | 第24-25页 |
| ·天人-气 | 第25-26页 |
| ·“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26-30页 |
| ·“天人合一”思想提出对人的行为的禁令和限制 | 第26-28页 |
| ·“天人合一”思想是不断发展完善的 | 第28-29页 |
| ·“天人合一”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君权与封建伦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 | 第29-30页 |
| ·“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的局限性 | 第30-33页 |
| 第3章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生态伦理价值 | 第33-49页 |
| ·当代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33-38页 |
| ·温室效应,酸雨肆虐,臭氧层破坏 | 第34-35页 |
| ·土壤退化加速,流失加剧 | 第35页 |
| ·森林和湿地面积迅速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 | 第35-36页 |
| ·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程度日益严重 | 第36页 |
| ·非再生资源过度消耗,能源危机加剧 | 第36-37页 |
| ·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 | 第37页 |
| ·人口膨胀,地球不堪重负 | 第37-38页 |
| ·生态伦理的发展及伦理思维价值的转向 | 第38-40页 |
| ·可持续发展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体现 | 第40-49页 |
| ·“天人合一”思想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哲学借鉴 | 第41-42页 |
|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辩证关系 | 第42-44页 |
|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体现 | 第44-49页 |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