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主动段弹道的实时估计 | 第13-14页 |
·再入弹道的实时估计 | 第14页 |
·编队卫星空间运动状态的实时估计 | 第14-17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目标运动状态实时估计的主要问题 | 第19-31页 |
§2.1 目标运动状态实时估计的处理流程 | 第19-21页 |
§2.2 运动状态建模 | 第21-23页 |
·运动特性分析 | 第21页 |
·动力学建模 | 第21-22页 |
·参数化建模 | 第22-23页 |
§2.3 测量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 第23-25页 |
·单传感器测量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 第23-24页 |
·多传感器量测融合 | 第24-25页 |
§2.4 运动状态实时估计方法 | 第25-30页 |
·常规Kalman滤波 | 第26-27页 |
·收敛性改进的滤波算法 | 第27页 |
·非线性滤波 | 第27-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主动段弹道参数化实时估计 | 第31-44页 |
§3.1 主动段弹道测量 | 第31-32页 |
§3.2 主动段弹道参数化建模 | 第32-33页 |
§3.3 基于滑动多项式的弹道参数化准实时估计 | 第33-37页 |
·基于滑动多项式建模的弹道估计方法 | 第33-35页 |
·多项式表示性能与窗口宽度选择 | 第35-36页 |
·估计精度和实时性 | 第36-37页 |
§3.4 基于样条EKF的弹道参数化实时估计 | 第37-43页 |
·弹道估计的样条EKF算法 | 第37-40页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再入弹道的建模研究 | 第44-52页 |
§4.1 基于一种无机动简化模型的再入弹道估计 | 第44-47页 |
·再入弹道估计的动力学模型 | 第44-45页 |
·无机动再入弹道的简化运动模型 | 第45-47页 |
·仿真计算 | 第47页 |
§4.2 再入弹道的时间序列建模探讨 | 第47-50页 |
·简化模型的不足 | 第47-48页 |
·再入弹道的时间序列建模 | 第48-50页 |
§4.3 模型误差估计与非线性滤波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编队卫星空间运动状态实时估计 | 第52-78页 |
§5.1 编队卫星空间运动状态建模 | 第53-58页 |
·绝对轨道的动力学建模 | 第53-54页 |
·相对轨道建模的基线展开法 | 第54-55页 |
·姿态的运动学建模 | 第55-58页 |
§5.2 GPS单星实时定位中的测量信息获取与利用 | 第58-64页 |
·测量信息获取——GPS误差建模、修正与估计 | 第58-59页 |
·测量信息利用——相位与伪码信息联合解算 | 第59-64页 |
§5.3 编队卫星空间运动状态的量测融合估计 | 第64-73页 |
·基于EKF的卫星运动状态量测融合估计算法 | 第64-66页 |
·绝对轨道的量测融合估计 | 第66-67页 |
·相对轨道基线展开建模的量测融合估计 | 第67-69页 |
·姿态运动学建模的量测融合估计 | 第69-72页 |
·多星编队星间测量模式设计 | 第72-73页 |
§5.4 绝对量测和相对量测融合的编队卫星轨道估计 | 第73-77页 |
·无相对运动建模的编队卫星轨道状态方程 | 第73-74页 |
·绝对量测与相对量测的融合估计算法 | 第74-76页 |
·仿真实验 | 第76-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