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0.2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宇宙动力学 | 第13-15页 |
§1.2 宇宙演化历史 | 第15-26页 |
§1.2.1 暴胀宇宙学模型 | 第18-21页 |
§1.2.2 暗能量 | 第21-26页 |
第二章 Phantom宇宙学 | 第26-34页 |
§2.1 Phantom暗能量宇宙的动力学 | 第26-29页 |
§2.2 宇宙末日 | 第29-31页 |
§2.3 phantom暴胀 | 第31-34页 |
第三章 Phantom宇宙中的引力反作用 | 第34-56页 |
§3.1 引力反作用 | 第34-37页 |
§3.2 Phantom暗能量宇宙中的引力反作用 | 第37-49页 |
§3.2.1 Phantom暗能量宇宙的结束 | 第44-49页 |
§3.3 Phantom暴胀宇宙中的引力反作用 | 第49-54页 |
§3.4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宇宙观测数据对暗能量模型的限制 | 第56-64页 |
§4.1 对一个变化的暗能量模型的限制 | 第58-62页 |
§4.1.1 发光距离 | 第58-59页 |
§4.1.2 Ia型超新星的限制 | 第59-60页 |
§4.1.3 星系簇X射线数据的限制 | 第60-62页 |
§4.1.4 Ia型超新星+星系簇X射线的限制 | 第62页 |
§4.2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Statefinder | 第64-74页 |
§5.1 Phantom暗能量模型的Statefinder | 第64-67页 |
§5.2 Qintom暗能量模型中的Statefinder | 第67-71页 |
§5.3 小结 | 第71-74页 |
第六章 跨普朗克效应和残余引力波 | 第74-82页 |
§6.1 跨普朗克问题 | 第74页 |
§6.2 残余引力波 | 第74-81页 |
§6.2.1 α真空 | 第78-80页 |
§6.2.2 Danielsson's真空 | 第80-81页 |
§6.3 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96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