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8页 |
| ·大气压电离源(Atmosphere pressure Ionization,API) | 第12-14页 |
| ·电喷雾离子化(Electmnspray Ionization,ESI) | 第12-13页 |
| ·大气压化学电离(AtmosphericpressurechemicalIonization,APCI) | 第13-14页 |
| ·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 | 第14页 |
| ·液相色谱—大气压离子化质谱(LC-API-MS)联用技术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ADME/TOX)的应用 | 第14-18页 |
| 第二章 药物和部分内源性物质在API质谱中离子化规律的探讨 | 第18-37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8-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仪器 | 第19页 |
| ·结果 | 第19-32页 |
|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全扫描图谱: | 第19-22页 |
|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质谱扫描图: | 第22-25页 |
| ·氨基糖苷类抗菌素 | 第25页 |
| ·降糖药 | 第25-26页 |
| ·抗精神病药 | 第26-28页 |
| ·抗病毒药 | 第28-29页 |
| ·抗肿瘤药 | 第29-30页 |
| ·甾体类化合物 | 第30-31页 |
| ·其他药物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4页 |
| ·大环内酯药物的离子化特点 | 第32-33页 |
| ·可以形成双分子离子的化合物 | 第33页 |
| ·甾类化合物的离子化特点 | 第33-34页 |
| ·其他结构的化合物的离子化 | 第34页 |
| ·结论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测定格列苯脲方法的建立及临床病人血药浓度监测 | 第37-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试剂和药品 | 第38页 |
| ·仪器 | 第38页 |
| ·色谱条件 | 第38页 |
| ·质谱条件: | 第38-39页 |
| ·标准贮备液、校正标准和质控样品的制备 | 第39页 |
| ·样品处理 | 第39页 |
| ·线性范围、精确度、准确度回收率 | 第3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9-48页 |
| ·色谱和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39-43页 |
| ·方法验证 | 第43-47页 |
| ·临床病人服药后不同时间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替米沙坦血浆浓度测定方法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 第49-74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 ·质谱条件 | 第50-51页 |
| ·色谱条件 | 第51页 |
| ·标准储备液、标准系列和质控样品制备 | 第51页 |
| ·基质效应和方法选择性评价 | 第51页 |
| ·研究对象 | 第51-52页 |
| ·试验设计 | 第52页 |
| ·试验过程 | 第52页 |
| ·生物标本采集与样品处理 | 第52页 |
|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 ·色谱、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52-54页 |
| ·方法验证 | 第54-59页 |
| ·基质效应 | 第54页 |
| ·选择性 | 第54页 |
| ·灵敏度和线性 | 第54页 |
| ·重复性和准确度 | 第54-55页 |
| ·稳定性 | 第55-59页 |
| ·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74页 |
| 第五章 LC-ESI-MS测定血浆中阿奇霉素及阿奇霉素肠溶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 第74-10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75-77页 |
| ·仪器 | 第75页 |
| ·试剂 | 第75-76页 |
| ·标准贮备液、标准系列和质控样品的配制 | 第76页 |
| ·色谱质谱条件 | 第76页 |
| ·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 | 第76-77页 |
| ·样品收集和处理处理 | 第77页 |
| ·数据处理 | 第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5页 |
| ·色谱与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77-80页 |
| ·方法验证 | 第80-84页 |
| ·基质效应 | 第80页 |
| ·线性范围和最小可定量浓度 | 第80页 |
|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80-81页 |
| ·样品稳定性试验 | 第81-84页 |
|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 | 第84-85页 |
| ·结论 | 第85-102页 |
| 第六章 LC-APCI-MS测定人血浆中维生素D3的代谢产物-25-羟基维生素D3的含量 | 第102-112页 |
| ·实验部分 | 第103-104页 |
| ·试剂和标准品 | 第103页 |
| ·仪器 | 第103-104页 |
| ·色谱条件 | 第104页 |
| ·质谱条件 | 第104页 |
| ·样品收集和处理 | 第10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1页 |
| ·质谱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104-106页 |
|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106-109页 |
|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重复性 | 第109-110页 |
| ·不同年龄人血浆样品25-OH-VD3测定结果 | 第110-111页 |
| ·结论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