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10页 |
·问题提出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创新之处 | 第8-9页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2 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概念和演进机制 | 第10-24页 |
·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概念 | 第10-16页 |
·城市地域范围界定 | 第10-11页 |
·城市空间结构涵义 | 第11-14页 |
·空间结构重构指导理论 | 第14-16页 |
·城市空间结构演进机制分析 | 第16-24页 |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要素 | 第16-22页 |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第22-24页 |
3 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空间结构重构理论构建 | 第24-36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24-26页 |
·城市经济转型需要新的承载空间 | 第24-25页 |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新的空间体系支撑 | 第25页 |
·采陷区生态空间的重新开发 | 第25-26页 |
·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要求空间结构更新 | 第26页 |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空间结构保证 | 第26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模式 | 第26-30页 |
·重构条件 | 第26-27页 |
·重构模式 | 第27-30页 |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途径 | 第30-36页 |
·城市土地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 第30-31页 |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 第31-32页 |
·城镇整合发展,调整城镇体系 | 第32页 |
·城市功能科学转变,加强与外围区域融合 | 第32-33页 |
·城市生态恢复和保护 | 第33-34页 |
·构筑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组织形式 | 第34页 |
·规范城市空间规划和空间管治 | 第34-36页 |
4 辽源市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实践探索 | 第36-50页 |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阶段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空间结构雏形时期 | 第36-37页 |
·空间结构的畸形发展阶段 | 第37-38页 |
·空间结构的迅速发展阶段 | 第38页 |
·空间结构调整阶段 | 第38页 |
·辽源市城市空间结构重构背景 | 第38-39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区域空间发展提供机遇 | 第38页 |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为区域空间发展指引方向 | 第38-39页 |
·知识经济对区域空间发展提供推动力 | 第39页 |
·辽源市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存在问题 | 第39-40页 |
·极化特征明显,空间要素过于集中 | 第39页 |
·区域差异显著,空间发展不平衡 | 第39-40页 |
·产业结构趋同,空间联系不紧密 | 第40页 |
·中心城市的极核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 第40页 |
·区域缺乏合理的空间发展时序 | 第40页 |
·辽源市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构建 | 第40-44页 |
·中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 第40-41页 |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 第41-44页 |
·辽源市城市空间结构重构途径与实施措施 | 第44-50页 |
·重构途径 | 第44-48页 |
·实施措施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