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微球 | 第11-13页 |
·温敏微凝胶PNIPAM体积相变理论 | 第13-15页 |
·PNIPAM水凝胶微球与纳米SiO_2微球的比较 | 第15-16页 |
·PNIPAM水凝胶微球与宏观尺寸水凝胶的比较 | 第16页 |
·PNIPAM水凝胶微球与线性NIPAM长链的比较 | 第16-17页 |
·目前国内外水凝胶微球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基础性研究的进展 | 第17-20页 |
·用于药物释放方面 | 第20-22页 |
·用于吸附分离蛋白方面 | 第22页 |
·用于酶固定方面 | 第22-23页 |
·用于开关阀方面 | 第23页 |
·用于体液检测方面 | 第23页 |
·发展方向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第二章 PNIPAM温敏水凝胶微球的制备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原理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制备方法 | 第27页 |
·纯化处理 | 第27-29页 |
·PNIPAM水凝胶微球的粒径分析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传统透析方法与电透析方法的比较 | 第30页 |
·可逆的温度敏感特性 | 第30-33页 |
·可逆的颜色变化 | 第33-34页 |
·浓度改变引起相态的变化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粒径和LCST可控PNIPAM水凝胶微球 | 第37-47页 |
·引言 | 第37-39页 |
·实验原理 | 第3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制备方法 | 第40-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粒径可控的PNIPAM水凝胶微球 | 第42页 |
·LCST可调的PNIPAM水凝胶微球 | 第42-44页 |
·PNIPAM水凝胶微球网状物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PH和离子敏感PNIPAM水凝胶微球以及应用初探 | 第47-63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原理 | 第48-4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PNIPAM水凝胶微球制备方法 | 第50页 |
·pH敏感的PNIPAM水凝胶微球制备方法 | 第50页 |
·模拟人体体液的制备方法 | 第50-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pH敏感的PNIPAM水凝胶微球 | 第53-54页 |
·离子敏感(生理盐水敏感) | 第54-60页 |
·SBF敏感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本论文的总结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