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完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法定继承制度概述 | 第10-16页 |
·法定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1页 |
·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 第11-12页 |
·法定继承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12-16页 |
·继承权平等原则的确立 | 第12-14页 |
·弱者保护原则的确立与实施 | 第14页 |
·对配偶利益给予特殊保护 | 第14-16页 |
2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 第16-30页 |
·我国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依据 | 第16-18页 |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 第16-17页 |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 | 第17-18页 |
·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有扶养关系 | 第18页 |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规定 | 第18-25页 |
·配偶的继承权 | 第19-21页 |
·子女的继承权 | 第21-22页 |
·父母的继承权 | 第22-23页 |
·兄弟姐妹的继承权 | 第23-24页 |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继承权 | 第24页 |
·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的继承权 | 第24-25页 |
·关于完善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思考 | 第25-30页 |
·扶养关系是否应成为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依据 | 第25页 |
·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规定的广狭 | 第25-27页 |
·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及其继承权的合理保护 | 第27-30页 |
3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 第30-36页 |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顺序的规定 | 第30-34页 |
·采取“亲等制”确定继承顺序的合理性探析 | 第30-31页 |
·关于配偶继承顺序之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1-32页 |
·将丧偶儿媳、女婿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是否合理 | 第32-34页 |
·关于修改法定继承人顺序的思考 | 第34-36页 |
4 法定应继份及相关制度 | 第36-47页 |
·法定应继份制度 | 第36-41页 |
·法定应继份制度的理论综述 | 第36-37页 |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应继份的规定 | 第37-38页 |
·外国相关立法对我国法定应继份制度的借鉴 | 第38-41页 |
·遗产酌给制度 | 第41-43页 |
·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性质 | 第41-42页 |
·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 第42页 |
·完善我国遗产酌给制度的思考 | 第42-43页 |
·归扣制度 | 第43-47页 |
·归扣制度的渊源与流变 | 第43-44页 |
·关于我国继承立法引入归扣制度的思考 | 第44-47页 |
5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 第47-55页 |
·我国关于代位继承的立法回眸 | 第47-51页 |
·代位继承权的性质 | 第48-49页 |
·我国代位继承的发生原因 | 第49页 |
·我国代位继承的适用范围 | 第49-51页 |
·我国代位继承的法律效力 | 第51页 |
·转继承制度概述 | 第51-53页 |
·转继承的性质 | 第51-52页 |
·转继承的适用条件 | 第52页 |
·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 | 第52-53页 |
·我国代位继承与转继承制度的前景分析 | 第53-55页 |
·修改代位继承的发生条件 | 第53-54页 |
·对转继承做出明确规定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