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2页 |
1、版画和版画形态概念的内涵 | 第12-35页 |
·版画概念的内涵 | 第12-25页 |
·版画含义的模糊与多义 | 第12-22页 |
·广义版画与狭义版画 | 第22-25页 |
·版画形态的含义 | 第25-35页 |
·版画承印物 | 第27-30页 |
·绘画表现语言 | 第30页 |
·印刷技术语言(印痕、印迹) | 第30-35页 |
2、墨香、图精、纸美——中国古代版画形态的主要特征 | 第35-76页 |
·形制与呈现 | 第37-53页 |
·古代版画形制的演化 | 第37-42页 |
·古代版画形制的特征 | 第42-53页 |
·图像与印刷 | 第53-75页 |
·图像特征(线条、水墨) | 第53-57页 |
·印刷特征 | 第57-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3、图像、肌理、印痕—西方20世纪前版画形态的主要特征 | 第76-117页 |
·形制与呈现 | 第78-92页 |
·早期印刷实用品 | 第79-80页 |
·功能型版画 | 第80-90页 |
·绘画型版画 | 第90-92页 |
·图像与印刷 | 第92-115页 |
·图像特征(明暗、色彩) | 第92-96页 |
·印刷特征 | 第96-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4、中西版画形态差异的原因 | 第117-208页 |
·版画社会文化功能的差异 | 第118-150页 |
·社会需求与版画类别 | 第118-123页 |
·中西版画的文化本质特征 | 第123-142页 |
·书商与画商 | 第142-150页 |
·绘画语言的差异 | 第150-161页 |
·中西绘画媒材 | 第150-155页 |
·中西绘画表现语言 | 第155-161页 |
·印刷技术语言的差异 | 第161-202页 |
·印刷与印刷术的含义 | 第162-165页 |
·雕版印刷术发明前的图像复制技术 | 第165-171页 |
·印刷方式 | 第171-177页 |
·印刷工具和材料 | 第177-190页 |
·印刷技术流程 | 第190-194页 |
·印刷效果 | 第194-202页 |
·创作主体文化身份的差异 | 第202-207页 |
·中西版画形态的共性特征 | 第207-208页 |
5、结语 | 第208-209页 |
6、致谢 | 第209-210页 |
7、主要参考书目 | 第210-213页 |
8、图片目录 | 第213-2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