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汉代楚歌的渊源 | 第5-8页 |
二、楚歌的定义及形式特征 | 第8-14页 |
(一) 先秦楚歌的形式特点 | 第9-11页 |
1、兮字的特点 | 第9-10页 |
2、先秦楚歌的形式特点 | 第10-11页 |
(二) 汉代楚歌的形式特点 | 第11-13页 |
(三) 楚歌的伴舞——楚舞 | 第13-14页 |
三、汉代楚歌的分类及其思想文化内涵 | 第14-29页 |
(一) 祭祀的楚歌 | 第15-18页 |
(二) 辅政颂世的楚歌 | 第18-22页 |
(三) 抒情写志的楚歌 | 第22-29页 |
(四) 伪托古人的楚歌 | 第29页 |
四、汉代楚歌流行的原因 | 第29-35页 |
(一) 楚文化的蔓延与南北文化的融合 | 第29-31页 |
(二) 两汉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 第31-32页 |
(三) 统治者的喜好和提倡 | 第32-34页 |
(四) 楚人的故国乡土观念 | 第34-35页 |
五、汉代楚歌对五言诗及七言诗的形成作用 | 第35-39页 |
(一) 汉代楚歌对五言诗的形成作用 | 第35-36页 |
(二) 汉代楚歌对七言诗的形成作用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