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1-12页 |
·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风能资源与风力发电机组 | 第14-36页 |
·风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分析软件 | 第14-16页 |
·风力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 | 第16-23页 |
·风力发电系统的风力机 | 第17-18页 |
·风力发电系统的感应发电机 | 第18-20页 |
·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 | 第20-22页 |
·风力发电系统的偏航装置 | 第22-23页 |
·风力发电机组的类型及基本运行特性 | 第23-32页 |
·鼠笼式感应风力发电机 | 第25-27页 |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 | 第27-31页 |
·交─直─交变频并网同步风力发电机 | 第31-32页 |
·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 | 第32-36页 |
第三章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与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 | 第36-46页 |
·同步发电机的并网方式 | 第36-38页 |
·准同步并网方式 | 第36-37页 |
·自同步并网方式 | 第37-38页 |
·异步发电机的并网方式 | 第38-41页 |
·直接并网方式 | 第38页 |
·降压并网方式 | 第38-39页 |
·通过晶闸管软并网方式 | 第39-41页 |
·目前应用的风电机组并网控制 | 第41-46页 |
·恒速恒频风电机组控制 | 第41-43页 |
·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控制 | 第43-44页 |
·并网运行中大、小发电机的切换控制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上海奉贤地区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分析 | 第46-66页 |
·典型系统参数和稳态特性研究 | 第46-48页 |
·电网与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48-51页 |
·对奉贤地区电网进行仿真分析 | 第51-60页 |
·发电机功率因数不同时对线路网损的影响 | 第52-56页 |
·发电机功率因数不同时对电压的影响 | 第56-58页 |
·变压器变比不同时对电压的影响 | 第58-59页 |
·其他因素变化时对电压的影响 | 第59-60页 |
·对风力发电通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 第60-66页 |
·系统等值 | 第60-61页 |
·35KV电压等级的架空线并网分析 | 第61-64页 |
·线路距离与运行机组数的关系 | 第64-66页 |
第五章 风力发电并网运行动态性能研究 | 第66-75页 |
·风电机组并网动态过程分析 | 第66-70页 |
·并网过程中冲击电流产生的原因 | 第66-68页 |
·风电场并网过程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68-70页 |
·风电机组并网过程仿真分析 | 第70-72页 |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过程控制 | 第72-75页 |
第六章 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安全稳定分析 | 第75-88页 |
·静态稳定分析原理 | 第75-77页 |
·建立电力网络中各种元件的数学模型 | 第77-81页 |
·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77-78页 |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78-79页 |
·负荷的数学模型 | 第79页 |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 第79-81页 |
·静态安全稳定仿真计算 | 第81-83页 |
·暂态稳定分析原理 | 第83-88页 |
·发电机暂态稳定的判据 | 第84-85页 |
·发电机暂态安全稳定仿真分析 | 第85-8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页 |